劉十三最後交出的三顆核彈,中國保留了一枚,因為五國同盟中,隻有中國沒有核彈壓箱底,法國首富的第一天,保存在旬縣的法國那枚核彈,就給了法國。
多餘的兩顆,也有美國接手,因為蘇聯已經投降,而美國太平洋艦隊主要負責收複太平洋島嶼,損失慘重,這兩顆核彈由美國使用在日本。
德國艦隊到達印度的孟買後,劉十三將南亞戰場的指揮權交給了尼布茨,將東南亞戰場的指揮權交給了麥克阿瑟。
至此劉十三已經徹底成為平常人,帶著燕素娥和幾名親隨前往澳大利亞,至於劉十三帶走了多少財富,五國同盟都沒有探討。
五國同盟都給予劉十三三軍元帥榮譽頭銜,並無實際權力,澳大利亞將劉十三封為國父榮譽,澳大利亞知道,隻要有劉十三在澳大利亞,對於澳大利亞的發展,這絕對是一個契機。
劉十三以形意門找齊的十家為模板,組成了嘉福礦業集團,並將嘉業礦業集團合並其中,並增加了周家,陳家,夏家,康佳和德家,共十五家執掌嘉福礦業集團。
周家為周建龍,陳家為陳雨桐,夏家為夏郡佲,康家為康納德,德家為德納,十五家均是嘉福礦業集團的董事,嘉福礦業集團的所有事宜,都通過十五家共同討論完成。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形意門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實際掌控嘉福礦業集團的還是形意門,所有資產歸形意門所有,由於汝字輩無一人出劉汝梅左右。
嘉福礦業集團的歸屬人自然而然的為劉汝梅所有,雖然劉汝梅失蹤,形意門能夠流傳五六百年是有它的原因的。
即就是劉汝梅不回來,十五家也能夠讓嘉福礦業集團流傳下去,有形意門鎮著,不會有那一家會私吞,隻能是為這一艘大船共同出力,隻要不沉,大家都有利可圖。
嘉福礦業集團的產業遍及世界,特別是歐洲德國,美洲美國,中亞哈薩克斯坦,東南亞,南亞,特別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中國的當然不必說。
美國在得到兩顆核彈後,立即組織空軍力量,前往日本投送,以減少美國太平洋艦隊和德國太平洋特遣艦隊的人員損傷。
蘇聯投降後,蘇聯的印度洋艦隊已經在印度孟買將戰艦交給了尼布茨,蘇聯的太平洋艦隊將戰艦停靠在海參崴,由於學忠的第51集團軍全麵接收。
海參崴被於學忠不占而得,使得中國在日本海和北太平洋上也有了出海口,並收複回了庫頁島。
美國將兩顆核彈依次扔到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日本大本營知道美國,中國,德國,英國,法國各還有一顆。
廣島和長崎的消失,日本的重工業幾乎等於零,這比蘇聯的斯大林格勒消失還嚴重,日本大本營和日本天皇步了蘇聯的後塵,選擇投降。
劉十三在澳大利亞跟燕素娥,徐瑩,玉竹和兩個兒子,以及十五家的新晉家主們,在異國他鄉一起舉行慶祝抗戰的勝利。
在場的都是自己人的情況下,劉十三將自己的來龍去脈交代給了十五家家主,並囑咐他們時刻注意自己女兒的下落。
形意門高層都知道劉十三的來曆,這十五個家主有的卻是第一次聽,劉十三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女兒。
六十三再次將形意門門規申說了一邊,第一條就是不允許十五家相互攻伐,和竊取私利等規則,並囑咐他們一定要找到失蹤的呂家和程家兩家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