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荒野凶莊 第十七章:持香難闖鬼門關(1 / 2)

密密麻麻地陰虱穿梭在白骨直接,吞噬著殘餘的血肉。一灘鮮血順著地麵朝著我們緩緩而流,看著鮮血從我的腳邊流過,我的心情不禁十分難受。一條活生生的人命就瞬間沒了,先前還是你說我笑的,就那麼幾分鍾時間,隻剩下一具白骨躺在冰涼的地上。

“你們幾個,退遠一點,這血水還是少碰為妙!”炮子道。

“別愣著犯傻,下墓遇到這種情況最為常見。墓中很多神奇東西數不勝數。凡是下墓就要有個隨時死亡的覺悟。”二叔道。

“不就是這麼回事嘛!你們幾個沒見過更恐怖的莫西玩意,那血屍,粽子都比這玩意恐怖得多!看多了就習慣了,沒得事沒得事!”三爺道。

我們隻好努力忘卻剛才的事情,再次尋找開門的洞口。也對,探險沒有絕對安全的保證,何況是在機關重重的古墓之中。不過說也奇怪,這個鑰匙孔的設計還在這破碎的雙蛇琉璃椅後麵一寸之高之地,怪不得我們死活都找不到這開門的位置。這位置想要安全的開門,也實屬困難。不過有了孟實的犧牲,倒是不用我們再花費一番手腳。三爺炮子將白骨上的陰虱燒的幹幹淨淨,防止禍害我們。

當鑰匙要擦入石孔之際,二叔讓我們離開石門,省得看起門來觸發機關,又出現傷亡情況。石門在一陣“轟隆”聲中緩緩而開,這次並沒有什麼機關觸發,我們一眾順利踏入石門之內。

墓室不大也就那麼三四十平方的樣子,通常的墓室構造,主墓室、後室還有兩間耳室。我們打開石門,來到的是一間耳室。這耳室中所放之物基本都是墓主生前所愛之物,這裏麵放的東西可跟外麵畫著的玩意差不了多少,都是一些文人所用。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一些缸缸鼓鼓的小玩意。最讓我們眼亮的就是一石質台子上架著的一把寶劍。長約1米寬有5厘米之樣。劍鞘雕刻精致,兩條遊龍遨遊在上。

“哎呀!這劍可是個好寶物啊!就這玩意拿出去一賣,準能發財!”炮子摸索著手中的寶劍,歡喜地說道。

“一個讀書的官也會收藏一把寶劍!這乖乖地花拳繡腿,俺三爺一鏟子就撂到他了!”

“還真別說,我下鬥次數也不少,這寶劍還真是可以,正啊!”烈焰道。

“嗬,還不如我的短刀實用,徒有外觀卻不切實際!”皎月不屑道。

二叔叫嚷著我們麻溜地找出路,活活被困死在這再好的寶物都沒用。雖說眾人都喜歡寶劍這玩意,但還真沒有人拿,這麼長的劍帶在身上,在這地方行動也實在不便,還不如等找到出口之後,再回過來取之。

我們從旁邊的耳室來到主墓室,就是那放置墓主的地方。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通常的主墓室都隻會放置墓主人的一個棺材,而這主墓室放有三個棺材,擺在中間的是一個木製棺材,放在兩側的是兩個石質棺材。

“嘿,德行!這墓主倒也有趣,死了也不忘讓自己身邊跟隨兩個仆從好在陰間繼續伺候他。”三爺道。

“也不全然。在唐宋年代,凡事主墓,基本四周牆麵都刻畫生平事跡,看這四周的刻畫,陪葬的也可能是外來之人。”二叔用手電照射著四周的牆壁說道。

古人都會將生平事跡雕刻在岩壁之上,這刻畫的就是墓主人與兩個副手的事跡。墓主人顯然是一個文官,穿的應該是朝服,內穿中單,外係大帶,並有羅料蔽膝,身掛錦綬、玉、玉釧,下著皮履,頭戴長翅帽。

另一畫麵上,墓主人低頭弓腰的迎接一個帶著頭罩之人,頭罩之人將一隻形似大鵬之物交於墓主人,又派身後兩個隨從跟與墓主人消失不見。後麵的圖案便是墓主人凡事去哪都會帶著那兩個隨從出現。

皎月拿著手電離近那雕刻著有頭罩之人的壁畫,摸索著形似大鵬之物對我們說道:“這刻畫的會不會就是那青玄之雕?這形狀有點像是那契之幼女前的那石雕鳥。”

被皎月這麼一說,我們都紛紛反映過來,的確像,他們手中的那個刻畫,的確像那石雕,還真說不準是青玄之雕。

這讓我們感到萬分的好奇。青玄乃商族之物,而這墓穴是唐宋年間,看著刻畫的樣子這文官像是很尊敬這麵罩之人,將此青玄之雕視作瑰寶。身後兩人是麵罩之人的隨從,跟隨了這文官左右,文官還時刻對他們不離不棄,這到底是什麼情況。一個唐宋年代的人跟商族會有什麼關係?而這青玄之雕最終會是葬在這墓穴之中?

突然一陣“卡拉”的觸動聲響起,隻見皎月所摸的大鵬緩緩朝石壁裏頭進去,一陣強烈的震動瞬間而來。

“當心,快趴下!”二叔大喝一下。隨之無數的飛劍從四周的牆壁中飛射而出,密密麻麻一片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