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昆侖神墓 第六章:遷墳(1 / 2)

我們坐著大官的駕座朝著夫人先祖的墳墓而去。先祖的墳墓被安葬於鄉下,當車子開入鄉間小道,我看著這鄉間小村,四周群山環繞,一條河流貫穿群山,燕鳥群飛,感覺到一陣優美樸素的鄉土氣息。

在車子行進的時候,二叔像大官問道夫人先祖可是土葬還是火葬。大官告訴二叔這夫人先祖乃是土葬,二叔則目露沉重。大官看著二叔的臉色露出一陣擔憂,問道著這土葬與火葬有何區別之處。

人是父精.母血的結合孕育而生,男為陽女為陰,所以每個人身上都有一股陰陽之氣,死後肉體消散於世界,但這股陰陽之氣並沒有消散。

活著的人,氣聚於骨,人死骨未滅,所以人死氣還活,隻是這股氣變成了死氣。死者下葬後,死氣會跟穴氣結合產生生氣。生氣能養育萬物,天有黑夜白晝,世有陰陽相融,這股生氣會通過陰陽冥冥中福澤後代子孫。

土葬者,肉腐骨健全,這股結合出來的生氣就是完整的生氣。而火葬者,肉滅骨成灰,遺體在火化過程中,多少會有消散,所以這股生氣就相對不完整,故陰宅的風水之地,土葬者比火葬者福澤後代的效果更佳!但陰宅的風水之地發生破壞,土葬者就容易發生屍變不僅後代大難臨頭還禍害一方,而火葬者則後代子孫遭受報應,相對情況較為樂觀。

聽完二叔的話語,大官更加的擔憂,催促著司機加快速度早點到達墳地好讓二叔破解此劫。

夫人的祖墳位於這鄉下山落的半山腰處,在我們到底祖墳之後,二叔便圍繞著祖墳四周觀察起來。

我也閑來無事,觀察起這祖墳的墳包。這墳包上雜草茂密草枝遍布,我發現這雜草的顏色也是稀奇,並不是枯萎的蒼黃而是帶有絲絲的血紅。這種草葉我還是第一次瞧見便叫著二叔過了一看。

二叔看著雜草皺起了一絲眉頭,從懷中拿出一張符籙包裹在自己的食指插入這墳包之中。隨著二叔手指的拿出,我發現這黃符之上有著絲絲血紅存在,越往指甲的部分這血紅之色就越加的濃厚,指尖的血紅都將滴出血來。

大官看到這情況十分的驚訝和一臉的驚恐,這墳包中出現血液的事情乃前所未見,忙問著二叔這到底是何回事?

“黃泥現血,血屍墳!血氣纏屍,血屍變!這祖墳在不遷墳,你家的祖墳可就要詐屍出棺了!”二叔凝重的說道。

大官看著這詭異的現象聽著二叔凝重的語氣,驚的不知所措。他雖然不是道家中人,但也知道陰宅要葬於好的風水之地,看這地段風景秀美也算不錯,為何會有如此現象。

風水風水,順風順水有風有水。水是山家血脈之精,水固然重要,但也要看這水是如何流逝。水來處叫做“天門”,如果一眼望去看不見水來自何處,行話便稱“天門開”,而水去處就叫“地戶”,如果一眼望去看不見水通向何處,行話便稱“地戶閉”。

水來之處比較的空曠廣大,則預示後代財運好,如果水去之處有層層大山攔阻,則預示後代人能守得住財,也就是財不外流之意。水口就如同家院大門,如果水去的方向有兩座高聳的大山,水從兩山之間流走,這叫兩山夾一水,水為財,被兩山夾住就是關攔夾拱有情而不願讓財流走之意。這樣的墓地屬於大貴之地,後代人大富大貴。

二叔指著祖墳前方的景象對著大官說道,大官聞言更是目露疑問:“既然大師說這山水乃是寶地,那為何我夫人先祖之墳會有如此變故?”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真是因為這墳墓算得上是寶地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祖墳對麵的有兩座山峰,而一處山峰的半截封頂斷了掉落在了下麵湖底,導致那湖底被埋凸起了一個大包。

天地講究平衡,白晝與黑夜視為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視為平衡,人的出生與死亡亦視為平衡。太極,陰陽相容,陰中帶陽,陽中有陰,相輔相成,生生不息。墳前的河流望不見來處,看不去何處,環繞著山川緩緩而流,本應是福!水為財,則水氣為財運,這水氣本是庇護先祖之墳的財運之氣,在風的帶動下,會波及到先父之墳,故而福澤後人。但是這山峰的斷落,阻擋了水的流動,讓水流的去向變得緩慢,致使水氣大漲,在風的帶動下,更多的水氣波及到了祖墳。

物極必反之理!任何事都有兩麵性,任何事都有一個頂點,一旦到了這個頂點,如果你的實力沒有那個高度,你就會摔的很慘!先父之墳曆年受固定水氣的波及,已成了一頂點循環,而外力因素導致山峰斷裂阻擋水流的去處,流水有進,流去緩慢,導致這水氣過大波及先父之墳,先父之墳無法承受這過大的水氣,水氣分布四周,滲入四周,長時間的累積,導致這成為一片福澤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