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靖難 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手十七(1 / 2)

“但是孤也是明人,是大明雍王。要為大明負有責任。今日一戰,就決定天下興亡,如果孤勝,則大江之南,一片空虛,朝廷再也沒有重兵鎮守。如果孤敗,孤身死於此,我國雖然不會土崩瓦解,但是也不能占據福建。如此平安向朝廷請和想來,朝廷也不會不許。”

朱厚煌說的話,也不是假話。

如果局勢真向朱厚煌所描述的方向發展,還真有可能這樣。

雍軍的戰鬥力已經震撼了朝廷上下。

這一場大戰,不管是嘉靖還是下麵的人,最多擔心打不下東雍,萬萬沒有想到,雍王敢悍然攻入大明,並且能攻下福建,挺進浙江,不僅僅是北京想不到了,天下事前可以遇見的人並不多。

這個時代的消息傳播受到限製,在東雍起兵之前,對大明士林對雍國,根本沒有一個根本的認識,隻有雍軍兵馬精銳,但是到底精銳到什麼程度,不過是各說各話而已。

如果大明士林知道,平叛會引起一場如此的戰爭,絕對有不知道多少人即便是拚死,也不願意讓嘉靖開啟戰端。

即便是雍王身死,東雍的實力尚存,水師已經保存,大明最明智的辦法就是議和。

縱然是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事。

經此一役,嘉靖的權威再次會被打壓下來,很多事情,夠他頭疼了,而且嘉靖真正的敵人,並不是雍國,而是雍王朱厚煌。

所以,讓他放手,也是容易的。

“殿下,何出此言,殿下既然擔心世子,就該保重身體,努力北上,給世子打下一個大大的江山。”李良欽說道。

“哈哈哈。”朱厚煌大笑道:“你以為孤有尋死之念?不,孤隻是相信你,相信劉伯臣,相信黎子雲,相信有你們在,孤隻需安坐就行了。”

李良欽說道:“臣定然不辜負殿下信任,請殿下安坐,臣為殿下破敵。”

朱厚煌讓他們各司其職。

大帳一時間靜了下來,不過戰場上的喧囂之聲傳了進來,呼喊之聲,廝殺之聲,大炮轟鳴之聲,火槍鳴叫之聲,重物墜地之聲,軍官們的呼喝之聲,遠處緊密的鼓聲。無數聲音好像是大雜燴一樣,喧鬧之極,

朱厚煌卻輕輕為自己倒了一杯茶,隨即緩緩的品一下。動作舒緩,如行雲流水,好像是茶道一樣。

不過,這並不是茶道。

朱厚煌從來不在乎這個東西,以前不在乎,現在也不在乎,他與李良欽說的話,沒有錯,他其實信任的不是他們,而是另外一個人,這個時候他們就要到了吧。

“說說吧,情況到底怎麼樣啊?”俞大猷的臉色黑的好像是鐵板一樣。

“從四明山翻越過去,幾乎行不通了,這一次楊一清下了大手臂,他們已經將山道給炸毀了,山路被石頭掩埋,如果想過去,必須要將這大石頭給清理幹淨。隻是?”

“隻是什麼?”俞大猷說道。

“隻是山中的地勢曲折之極,這樣的地方不在少數。所以這很可能僅僅是開始。”

俞大猷轉過頭來說道:“水路如何?”

雖然走水路要想到紹興,然後再研著河流衝到寧波,可謂直扣其背。而且順風順水,速度相當可以,說不定,要比按照原路翻山容易的多。

“兩個縣,嵊縣,與新昌,幾乎沒有一艘船,要麼被燒掉了,要麼被鑿沉的。”

俞大猷說道:“楊一清到底下了什麼血本?讓這些地方士紳怎麼會這麼聽話?”

地方士紳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驅動的,是有名的無利不起早。為了利益,連皇帝他們都敢懟,怎麼會聽楊一清的一句話,做出這樣的事情,須知的,破壞容易,修複困難了。

“據說,楊一清已經頒下賞格,隻要能拖住我們,就將少府的廠子,分好幾個這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