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靖難 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2 / 2)

楊一清看的分明,雍軍出動好幾百人。已經將這一帶分割包圍了,楊一清知道他們跑不了了。

楊一清苦笑說道:“你們走吧。我們逃不了,分散逃走吧。”

“大人,我們那也不去,就跟著你。”兩名侍衛說道。

楊一清說道:“想不到我楊某人窮途末路之時,隻有你們兩個人 在身邊。走,去嶽王墓。”

楊一清再也不隱瞞身形,走到在嶽王墓之前。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楊一清念叨道。“隻是,不知道千年之後,我是忠臣,還是佞臣。”

事情到了情況情況,楊一清窮途末路,反而更能看清楚如今的局勢。

大明最了解雍國的人是誰,就是楊一清。楊一清在一次又一次的敗仗之中,徹底的了解了雍國的實力。

沒有他在浙江的牽製,勝負的關鍵,就在於南京了,南京一旦失守。立即就是南北對峙的局麵。

嘉靖不是雍王的對手。

楊一清可以肯定,將來定然是雍王的天下,而他這個阻擋雍王的敵人,不知道會放在什麼位置上,身後事又會安排到什麼地步。

雍王對他們這些作對的人,會怎麼做,是放過,還是如同成祖當初,那麼懲罰建文功臣。

說實話,楊一清不甘心,不情願,不願意,麵對這樣的結局,但他根不可能向雍王屈膝投降。這是自己的尊嚴。

“能與嶽王在一起,也算是不妄此生了。”楊一清說道。“隻希望雍王還有幾分仁心,讓我葬在這裏。”

楊一清不會等雍軍抓住自己,他從腰間翻出一枚蠟丸,捏開之後,在手指上轉來了轉,是一枚紅丸。

這是一枚毒藥。

在上戰場之前,楊一清都準備好了這裏,兵危戰急。說不定就用上去了。隻是沒有想到用到這裏。

楊一清一口吞下,不過半刻鍾。他盤膝坐著,向後一靠。楊一清就沒有一絲呼吸了,一絲鮮血從有嘴角滲了出來。滴了下去。

楊一清的死,代表著浙江戰事的完結。

毛銳帶著殘兵,從寧波離開了,被雍軍到處堵截,還與俞大猷所部打上一仗。不過毛銳沒有勝,俞大猷也沒有勝。

毛銳損失不少,但是騎兵,想走的話,攔不住。而俞大猷雖然站了不少便宜,但是卻留不住人,就是輸了。

毛銳一路上轉過數城,準備撤回南直隸,他不敢在浙江久留了。

杭州一定。周圍縣府根本不敢對抗雍軍的兵鋒。

朱厚煌也到了杭州,不僅僅是朱厚煌到了杭州,俞大猷,戚繼光,汪直,都到了杭州,雍軍聚集在杭州,兵馬在十萬以上,那是真正的勝兵十萬。兵馬堆積滿了杭州城。

而南方各地,都被朱厚煌幾乎抽調一空了,都是從福州新征召的士兵維持各地的秩序,不過雍軍大勝。這些小毛病都不是問題。

朱厚煌要在杭州決定今後雍軍戰略方向。

朱厚煌之前的戰略全部是瞄準了楊一清。都是為了能打倒楊一清。不過,楊一清被滅掉了,朱厚煌眼前豁然開朗,一時間居然有幾分舉棋不定了。

朱厚煌自然是有注意的。不過,他即便是有注意,也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必須先與下麵通通氣。

做領導時間長了,朱厚煌似乎慢慢減少自己在軍中的存在。不為別的,就是鍛煉軍隊將領,畢竟之前朱厚煌隻有一個戰略方向。

而杭州一定,朱厚煌就知道,他一定要分兵了,但是要怎麼分兵。卻要看下麵人的商議了。

而且朱厚煌也想選出適合的將領。雖然朱厚煌心中圈出將領了,也要看看他們戰略眼光,能不能擔當一路主將的大任。

就在朱厚煌來到杭州之後十日之後,雍軍杭州大會召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