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煌不在的這些年,雍國並沒有停止發展。
朱厚煌到了東雍之後,兵分兩路,一路對付佛郎機,圍攻亞齊城,一路直接去暹羅,真臘,並順帶與真臘簽訂城下之盟,將湄公河三角洲,這一快地方都找不回來。
水師與佛郎機的戰爭在印度洋的戰爭日益白熱化了。
朱厚煌不得不坐鎮東籲,在東籲設下大營地,與佛郎機人對峙。
朱厚煌與佛郎機,蟒氏兩場決戰,打的他們屁滾尿流的,佛郎機的戰鬥力上還是行,多少年就是數量太少了一些。
而緬甸兵有足夠數量的,但是嚴苛的來說活不過是與廣西土兵一個等級而已。手中多了一些火器而已。
占領緬甸出海口之後,朱厚煌又與雲南方麵商議,雙方兩麵夾攻緬甸。
緬甸最後簽訂城下之盟。
朱厚煌發現很多土地都無法控製了。決定借這個機會解決藩王問題,凡是是大明藩王,都可以置換海外領地,如果不置換的,就必須將王爵改為降次繼承,又解除了底層宗蕃的很多限製,讓他們可以做官,雖然大明不好用,但是在東雍還是被重視的。
大批不甘心混吃等死的宗室來到東雍,跟隨朱厚煌征戰天下。匆匆朱厚煌從來沒有在一地久留,擊敗佛郎機之後,在印度插了一手。又派遣艦隊去占據澳洲。
朱厚煌在南洋大封功臣,將大批宗室,功臣,封到了南洋各地,雍國所占據的不過要害之地而已。
這也是地位不同。
朱厚煌當初僅僅有雍國的時候,那些多餘的土地根本不敢亂封給其他人,無他,恐怕控製不住,但是現如今,朱厚煌身後有整個大明,就不在乎這些土地了。
朱厚煌僅僅在要害港口設府縣,其餘的地方都為封地,這就形成一個集團,就是南海功臣集團,或者說是勳貴集團。
朱厚煌所封的勳貴,並不是僅僅跟著他打天下的老人,也有很多太祖功臣,成祖功臣,這些人累世富貴,在大明也不過是混吃等死而已,分封到偏僻的地方,也不過是廢物利用而已。
朱厚煌也是閑不住的人。
在隆慶十五年,朱厚煌乘船來到了北美,從此到生命最後生涯都沒有離開過北美。
不過,在北美的時候,朱厚煌的兒子們都長大了,朱厚煌最後幾十年開拓的土地都被朱厚煌分封給兒子們了。
而在大明卻是出現了,士大夫的複辟。
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朱厚煌在的時候,千方百計的打壓文官,提高勳貴的勢力,但是他一離開,朱載垣就覺得勳貴一個執掌兵權,還有的封地,礙眼的很,為了製衡他們文官的權力再次提升起來。
不過,這個時代的勳貴與成祖太祖年間的勳貴不一樣,他們都有封地,有私兵,惹急了說不定,就能糾結出十萬大軍來。
所以雙方的鬥爭一直持續了很久很久,後來又加入到了宗室集團,不管是朱厚煌分封到北美的宗室,還是朱載垣大舉西進,分封在中亞的宗室,都在政治要有自己的發言人,三大勢力的彼此博弈,而皇帝居中調和,是很長一段時間大明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