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1 / 2)

對待自己的老師,一定要畢恭畢敬,竭盡所能。劉備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少年的時候,劉備曾跟著盧植學習各種知識、做人的道理和如何堅持性地建功立業。這段光陰,在劉備登基後才有專人記載。每當回憶到盧植,劉備都會微笑,都會有所激動,都會心滿意足地承認跟著盧植學習的一段歲月是他少年時代的最美好的光陰。當我們戰敗黃巾軍解除青州之圍時,我們得到局部消息,已升任中郎將的盧植正與張角決戰於廣宗,戰況不詳。劉備說:“他是我老師,我一定要去看看。”

於是,我們去看看。

這時,鄒靖不願意跟著我們前進了。誌不同則道不合,我們沒有強求,隻率我們投靠劉焉時的五百壯士投往廣宗(這五百壯士就是我一人一騎後來帶領的著名的五百教刀手)。

師徒相見,自然噓唏不斷。我們也噓唏不停;老大的老師,當然也是我們的老師,我們也一定要畢恭畢敬,竭盡所能。盧植開頭有一句話讓人記憶深刻:“玄德,你有這兩個兄弟,將來一定會龍騰雲天。”劉備瞅瞅我們,表現出應有的謙虛,說明這一次的來意,盧植一聽更是喜出望外,留我們在帳前聽調。這個待遇已經很高了。我們也認為來對了地方。在接下來和張角對峙的日子裏,我漸漸了解了盧植這個人。我認為這種人很難得。劉備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大伯大娘把劉備交給盧植**是有道理的,盧植說話做事講究規矩,講究信譽,又注重方法,不貪錢財,不近女色,他身邊的人和與他交往的人都信賴、敬佩他。有時,閑暇無事,我會問他一些軍事和人格方麵的問題,他都會虛心地回答,給我解釋明白。有一天,酒後,我們單獨談話。他說:“雲長,以你的性格,不能為王,隻能為將。”怕我不理解,他又補充說:“做王不得善終,為將一世英名。”我當然知道這將幾斤幾兩。我說:“我這一生將從於玄德,不棄不離;玄德不在,我將從於地下。”聽到這句話,盧植有些感傷。他說:“看來,你將死於玄德之前。不過,隻要你順天守時,聽信善言,你們都會長壽。”

相拒數月,不見勝負,盧植提議讓我們帶領本部人馬前去潁川打探消息,早報佳音。總的看來,這個建議有一定的前瞻性。盡管他的人馬隻有五萬,很難抵抗張角的十五萬,但他還是撥出兩千名精兵強將支援我們。考慮到眼前的形勢,劉備堅決不收。兩人都很固執,爭執了起來。我打斷他們,解了疙瘩,說帶一千人吧。張飛也這樣說。迫於無奈,盧植助我們一千人馬。

一路上,劉備仍是感念盧植之德,回想少年之事。路上除了馬蹄聲,也算安靜,可以聽到喜鵲的叫聲。聽到劉備的一席話,張飛捏著絡腮胡子若有所思。我看他沉浸其中,說我想到了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名言,問他在想什麼。他嚴肅地回答他也想起了他的老師和他老師交給他的本領。我問他什麼本領。他不看我,驕傲地回答道:“當然是殺豬的絕活嘍。”

這又多了一個問題。張飛學的是刀功,按照常理應該像我一樣成為一名刀客,為什麼選擇兵器時,使用鋼矛呢?我請他作出詳細解釋。

“用殺豬刀講的是手腕的功力,講的是恰帶好處;用長矛講的是胳膊的功力,講的是力挽狂瀾。在戰場上後者更重要一些。當然啦,兩者結合,隻有好手才能模仿二哥的這種使用大刀的水平。他既要用手腕的巧妙,又要用胳膊的力量,同時還要注重進攻的角度,因為大刀有刀刃和刀背的區別。而我,你知道是個大老粗,沒有那個細心,也沒有那個耐心,隻講究直覺的進攻,一下子解決問題,隻會選擇隻有一個尖子的長矛啦。同時長矛可以從心窩進,從後背出,不會影響到我的馬匹前進的速度。另外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