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苡安醒來的時候覺得整顆腦袋像被人鑿開了般,昨晚喝的還是太多了,回到酒店後自己連洗漱都沒洗漱就直接倒在床上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剛準備召集大家,通知大家隨劇團車隊出發去津門,電話鈴聲響起。
“老樸,什麼事呢,送行的話就不必了,咱津門再聚吧,過幾天一定過來捧場。”
“老林,你們津門演出的時間安排在11月初的吧?還有上十天呢,在燕京演幾場怎麼樣?”樸存晰笑著說道。
“我倒是想,燕京畢竟是文化中心不是,可惜沒那福氣。下次吧,這輪巡演不錯的話,咱們再來燕京。”林苡安剛說完忽又意識到了什麼,“老樸,說,你是不是?”
林苡安有些激動,人藝那邊林苡安之前就問過了劇場的事情,可惜對方告知已經有安排了,隻是當時沒有通過樸存晰打聽。樸存晰是人藝的副院長,剛剛既然這麼說,那豈不是意味著劇場的事情有轉機了。
“對,你猜的沒錯。人藝的菊隱劇院最近排的是我的戲《雷雨》,我們準備過段時間再次進行《雷雨》全國巡演。最近隻是在排戲而已,既然你們更需要,我就去問了下,咱們排練暫時換到小劇場去,菊隱劇院能給你們一周時間。”
“哈哈哈,感謝的話我也不跟你說了,總之,我記下了。”
放下電話,滿臉遏製不住的笑容。
“團友們,行李裝車,目標——人藝。咱們先去人藝演上幾場。”
人藝的劇團可以說是全國水平最高的劇團,連帶著人藝也成為了全國最知名的劇院,雖然論硬件設施可能比不上燕京的很多劇院,但是咖位就在那裏。
一部話劇能夠在人藝演出,特別是人藝的菊隱劇場,也能間接的說明這部劇的檔次了。要知道,菊隱劇院可是以人藝早期的院長命名的劇場,在人藝幾個劇場中從來都是演大戲演經典劇目的地方,如樸存晰如今排的《雷雨》或者莎士比亞。
“林導,人藝給咱們提供的是多大的劇場?”一個成員問道。
“菊隱劇場,你說呢?”林苡安的眼神放著光。
眾人也是大喜,菊隱劇場,不說能容下1600人的容量,單單是名氣,也比之前的徐溝劇院不知道甩出去多少條街。而能夠在人藝的菊隱劇場演出,也算是話劇從業人員的職業生涯中一大追求,就如同米國的話劇演員登上百老彙舞台一般。
因為上戲上的急促,剩下的十天時間需要先進行宣傳,劇團決定僅在燕京演四場。
緊接著的三天劇團和人藝劇場開始了大規模的網上和線下同步宣傳活動,而因為在江城的連續十場演出取得了可觀的效果,參演人員也有著不小的名氣,人藝的訂票網站上開通《暗戀桃花源》的訂票渠道後,一天內就賣出了五成的票。這不是第一場的五成,而是四場戲的五成。
第二天,聞青從林苡安那裏得到消息,八成的票已經售出,而且燕京首場更是實現了滿座。要知道,這年頭話劇片可是價格不低,好的席位能賣一千,最差的也要一百左右。
江城的成功有著江城劇院的本土優勢,也有著為期近一個月的提前宣傳,所以才實現了連續十場滿場的奇跡,而燕京這邊,宣傳才剛剛打開,能賣的這麼快,一部分是因為《暗戀桃花源》的質量和演員自身的名氣,另一部分聞青認為是背靠了人藝這棵大樹。
諸如話劇愛好者,在選擇觀看新上演的作品時,肯定是更傾向於能夠在人藝、北藝這樣的大劇院上演的作品,至少作品質量能夠保持在水準之上。
外麵的宣傳如火如荼,劇院內大家也正排練的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