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像真正的牧民家庭一樣生活在一起。早晨於楠負責弄奶茶,然後幾人騎著馬車去放羊,森格也是每天跟著。幾個人之間越來越熟悉,群眾演員也不再特別拘謹,越來越放得開。
這時的於楠經過了兩個月的體驗生活,形象和說話方式都已經變得和當地牧民差不多了。有時於楠化完妝後,穿著蒙袍在阿拉善小鎮的街頭逛街,經常有人用蒙語與她打招呼。她發現當地蒙古人若看到了喜歡的人,眼睛會直勾勾地盯著人家,“喜歡就是喜歡,不會假裝喜歡,對愛情的態度,就是老虎和豹子對視的那種你死我活的激情。 ”於楠被這種表達方式打動了。戲殺青後,於楠有時還會有那麼一瞬間好像恍惚了,覺得留在草原上繼續住下去也行,那個瞬間覺得這樣的生活也可以很快樂。
李明揚和於楠也熟識起來。於楠開始的時候還有些羞澀,很少主動說話。李明揚沒想到在鏡頭前那麼放得開的演員,在生活中居然是個羞澀內斂的人。漸漸熟悉起來後,於楠有時也和李明揚開開玩笑。
李明揚感覺,於楠是那種可以讓男人依賴信任、又能讓男人縱橫馳騁的女人。於楠的內心裏有股特殊的狠勁,是對自己的狠勁。愛一個人就要愛到瘋狂,可以為愛人做任何事情,毫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極致,那怕為此受傷也在所不惜。可惜,這樣的好女人卻沒人真正讀懂。
日子就這樣無憂無慮地過去。有時李明揚反倒覺得這樣的日子也不錯:認真地做一件事情,卻沒有任何必須成功的壓力。
開機的日子終於到了。
九月底,王全部帶領攝製給回到阿拉善。九月三十日,阿拉善沙漠王酒店前懸掛了“歡迎西安電影劇組入住”的條幅,西安電影劇組邀請阿盟旗鎮有關領導及當地新聞媒體舉行迎國慶茶話會。茶話會上,電影劇組宣布要在阿左旗拍攝電影《托婭的婚事》,後來改名為《蒙古的婚事》。
沒有隆重的開機儀式,劇組當時對影片內容沒有做詳細介紹,簡單地來了幾家媒體,也沒有看到強大的演員陣容和劇情簡介,出場職業演員隻有於楠、李明揚兩人。有40多位阿拉善當地人客串參加演出,分別飾演了圖雅的同學、兒子、女兒、婆婆以及鄰居等角色。因為有部分群眾演員是阿左旗當地牧民和阿拉善民歌會會員,當天舉行了阿左旗歌舞團民族歌舞表演,氣氛活躍。期間,導演王全部、女主角於楠沒有過多發言,更多時是他們倆私下在親熱地說笑和交流。李明揚更是悠閑地坐在一旁,十足的當地人樣貌,沒有多少人理會他。
不聲不響中正式拍攝開始了。《蒙古的婚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內蒙古日漸幹旱的草原上,丈夫巴特爾(李明揚飾)為了掘水井而雙腿殘疾,妻子圖雅(於楠飾)勤勞善良,性格潑辣。她一個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照顧孩子,但長期的勞碌讓她的腰椎病變,甚而也有下肢癱瘓的危險。為了不再耽誤圖雅,臥躺床上的巴特爾決意離婚,在現實麵前,圖雅也隻能同意。但她堅持提出自己再婚的條件:新丈夫必須和自己一起供養巴特爾。
電影拍攝是個細膩瑣碎的工作,一個鏡頭反複演,多角度拍。好在導演王全部倒是胸有成竹,不急不躁,一人鏡頭一個鏡頭地磨。由於投資比原來多了二十萬,王全部可以拍攝更多的素材,創作的空間更大,畫麵也更加精致。
讓李明揚感到驚喜的,於楠拍戲也是一條過,表演平實而準確。兩人的對手戲就兩大高手之間的較量,一個眼神的交流、一個動作的暗示都非常的默契。節奏如流水一樣暢快,空氣中充滿著表演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