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看了李明揚一眼,見李明揚沒有說話的意思,便道:“我們聽說您手裏有一部戲準備開拍。”
“你們的消息倒是挺快的。是有個本子,從去年就開始弄,已經改了十幾稿了,暫定叫《菊花殺》,快成型了,準備明年上。”
“我們對這部片子很感興趣,看看能不能合作共同拍攝。”
“合作當然是好事呀,不過你知道,我隻負責創作,其他事情都由新印象負責,你得找張未平談。”
“我們聽說張老師與新印象並沒有什麼合同。”李明揚插話道。
張一謀疑惑地看著李明揚。李航介紹道:“李明揚現在還是米國米高梅公司的代表。”
李明揚拿出授權書給張一謀。張一謀拿過授權書簡單地看了一眼,便遞給了李明揚。
李明揚道:“我們對張老師的作品一直很有興趣。我們認為張老師的水平早就應該獲得奧斯卡了,主要是沒有選擇正確的合作夥伴,作品在米國宣傳得不夠,導致幾次與奧斯卡擦肩而過。”
張一謀認真地聽著。
李明揚繼續道:“張老師,您可能對米國奧斯卡的評獎程序有所了解。能得到奧斯卡的青睞,影片的質量僅是一部分,還有相當大的部分是宣傳和遊說,用華夏的話講就是拉關係、走後門,但在米國這是法律允許的。每年獲得奧斯卡的影片都有專門的攻關團隊負責做工作,沒有這些想得到奧斯卡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這次能夠合作,我們將成立專門的團隊,專門製定一套宣傳方案,投入至少二千萬的宣傳費用。”
張一謀眼睛亮了一下,顯然被這個內容打動了。
“獲得奧斯卡,一方麵是張老師的榮譽,另一方麵也是為國爭光啊。”李明楊看著張一謀道。
“對,借助奧斯卡這個平台,把華夏博大精深的文化展示給世界。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張一謀道。
“另外,我們還希望與張老師深度合作,請張老師能為我們執導幾部電影。”李明揚道。
這是李明揚最大的一張底牌。到好萊塢發展可以說是世界電影人的夢想。能夠在好萊塢發展,是對本人藝術價值和社會地位的最大肯定。對國人來說,能夠在好萊塢發展更是功成名就的代名詞。君不見吳一森、李以安、成維龍、李連捷等一大批影片都前赴後繼地奔向好萊塢,為的是什麼?國內一些一線明星甚至為了一個沒有台詞的小角色都打破腦袋地爭取,可見好萊塢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李明揚是這樣考慮的,如果張一謀同意到好萊塢發展,李明揚就可以用合同把張一謀拖在米國幾年,沒有了張一謀,張未平自然就會慢慢地轉向其他生意,他們之間的交集就會逐漸散開,也許最後他們還能繼續做好朋友,保持住他們之間的友誼。
人和人關係,真的很有趣的。有人做了個比喻,人就像豪豬。說有一群身上帶刺的豪豬,大家擠住在一起過冬,離得稍遠一些,冬天冷,不能互相取暖,離的太近,彼此的刺又紮的慌,多少次磨合後才能找到最合適、最恰如其分的距離,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群體的溫暖。
沒有一種恭敬心,感情真的很難維持下去。感情好了,往往產生貪著心,而這種貪著心,就是將來恨對方的根源。
很多人關係越搞越糟糕,是因為向對方所求的太多了。這就是造成翻臉的原因。人和人的關係,真的不要靠的太近了,近了就有了恩怨。就像禪宗裏所說一種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全開,月未圓”。也就是說花一旦全開,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就要虧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就是你內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