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舉杯道:“圈裏人都說張總是最講義氣的,交朋友就得交張總這樣的朋友。來,再敬張總一杯。”
張未平說得高興,舉杯就幹。
放下酒杯,張未平繼續道:“我就是個俗人,電影對我來說不重要,太不重要了!我說不做就不做了。現在很多人找我,說以後張一謀不拍電影了,你能不能跟我合作?從香港到台灣再到歐美,很多人希望跟我合作,尤其是大片,但我全部婉拒,因為“做電影”我全憑性情,我做也是性情,不做還是性情,我沒指望拿電影賺錢,也沒指著出名。”
李航笑道:“您現在可是很有名。”
“出名都是被動的”張未平卻不掩飾臉上的得意。
李明揚見差不多了,便直接道:“看來張總和張老師是患難見真情啊。張老師有您為他把關,就可以全心意地搞創作了。所以合作的事情還是得找您聊。”
張未平轉了轉眼睛道:“聽李董您講華夏話,真看不出您是位米國人。”
“張總您的眼睛真毒,其實我隻是臨時客串一下米高梅的代表,我主要的身份還是個電影演員。”
“演員?沒聽說您拍了哪部電影?”
“初出茅廬,沒什麼名氣,自然您是不知道。”李明揚倒是很坦然,明白張未平是想在氣勢上占優,也不在意,生意不是求出來的。
“那就難怪了,對圈裏的事情吃得這麼透。你們打算怎麼合作?”張未平裝作毫不在意地問。
“我們的優勢無非就是資金和米國市場。”李明揚道。
“資金我們從來都不缺。李總可能知道,找一謀拍電影的都拿著錢排隊呢。”
“這麼說我們想投也投不成了?發行也可以,但是如果我們不參與投資製作,在北美市場的宣傳力度就要重新研究。我們也要考慮經濟效益。”李明揚盯著張未平道。
“哈哈,都看一謀的片子好,都想投,香港的江國強也要投,我真是很為難呐。”張未平考慮了一下道:“第一次和李董、李總見麵,總要有個見麵禮,這樣,我作主了,讓你們投入20%製作費,怎麼樣?夠朋友吧?”
其實張未平來的時候就已經做了決定,同意米國米高梅的投資。雖然張一謀的電影不缺投資,但有米高梅這種好萊塢大公司的加入,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另外以米高梅在北美的影響力,說不定真可以運作拿到奧斯卡,這才是張未平最為重視的。如果張一謀的影片拿了奧斯卡,他將成為華夏第一人。做為幕後的直接參與者,張未平也將達到人生和事業的高嶺。
“也可以,這樣我們就可以好好策劃北美的宣傳工作。”李明揚笑道。
“一謀說你們能幫著拿下奧斯卡?”
“保證誰也不敢說。隻不過我們米高梅出品的影片至今共獲得170項奧斯卡獎,對於奧斯卡我們可以說是非常熟悉的,一旦我們雙方達成協議,我們將成立專門的團隊,投入巨資推廣張老師的電影,相信對拿到奧斯卡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你們能投入多少?”
“錢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能得多少回報。”李明揚笑了笑。
“一謀的片子你們放心,國際大導演,影片質量是不用說的。照我看,一謀的作品早該拿奧斯卡了,沒拿到那是你們米國人沒眼光、不識貨。”
“看來我們還是有共同目標的。”
“你們有什麼要求?”
“兩點,一是北美市場的獨家發行權,二是電影在北美市場放映的最終剪輯權。張總您知道,米國人的口味和華夏人有很大區別,要想拿到奧斯卡必須迎合那些米國評委的喜好,所以必要的修改是必須的。但我們要求的不多,僅僅是北美市場的最終剪輯權,其他地區我們不管。”
張未平皺著眉想了想,過了半晌道:“可以研究。”
“還有一點,為了保證我們的最終剪輯權順利實施,我們希望給張老師安排一個助理導演,當然是在完全服從且不幹涉張老師的導演工作的同時,補拍一些我們認為必要的鏡頭。”
李航不解地看著李明揚。
增加一個導演助理是李明揚早就有的想法。以李明揚的想法,對於米國市場來講,張一謀的片子可能有兩個問題,一是不善於講故事,或者說是不屑於講故事;二是缺少小人物角度的人文關懷。在好萊塢的影片中,很多都是表現小人物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最後取得成功的故事。這是米國文化中大力倡導的個人奮鬥精神。而亞洲文化崇尚的是集體主義,個人的利益要為集體利益作出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