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號剛喊完“哢”,就聽黃博喊道:“我說老李,你剛才那幾下真嚇人,你脾氣不好吧,這以後真不能惹你。”一句話說得大家哈哈笑。
接下來幾天的拍攝真是痛並快樂著。由於《石頭》一半的鏡頭是在晚上,大家不得不晚上六點開拍,早上九點才睡,這樣堅持了半個月。日夜摸爬滾打在一起,大家的感情也迅速升溫。
劇組的人大部分是年輕人,很多從電影學院畢業出來的一幫人,編劇、攝影也非常年輕。導演寧號不過30歲,在劇組中也從不端架子,在拍攝現場的時候不會覺得這個導演好像很有威嚴、很淩駕於別人之上,讓人敢怒不敢言,即使有很多優秀的想法都不敢表達,演員們有創作的想法都能大膽地和導演交流溝通。大家有一種特別強烈的衝勁和誌向,就是想拍出好電影來,導演如此,其他的工作人員也如此,在創作的時候合作關係特別的密切,也特別的放鬆、輕鬆,在合作當中暢所欲言,隨便,想說什麼說什麼。劇組這樣的氛圍充分調動了演職人員的積極性,帶動演員把很多個性的東西,包括對這個角色的理解,能夠充分的施展到角色上。
在這樣的氛圍中,寧號也進入了忘我的工作狀態。李明揚發現,在拍攝的過程中,很多情節都是劇本原來沒有的,都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建議中找出靈感,然後立刻就試拍,最後往往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遊戲廳裏2個女孩兒拒絕謝曉盟時說的那句經典台詞“幹什麼你,我看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吧……”是道哥扮演者劉畫的一個親眼所見的經曆。三個毛賊試穿夜行衣那場戲,則是黃博強烈要求加上的,開始寧號不同意,覺得和劇情沒有必然聯係,但還是妥協了,決定拍出來先看看效果……最後一看,效果不錯,3個人身材的對比、cs、燕巴虎等幽默點就保留了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趙大寶竟然也喜歡上了劇組的生活,忙碌而充實。更讓大家眼前一亮的是,趙大寶有著不錯的喜劇天賦。拍攝趙大寶勾引劉畫老婆時,趙大寶眉梢都帶著輕浮的笑,活脫一個花花公子的樣子,看得一旁的黃博直喊:“這太本色了,太本色了。”
趙大寶飾演的謝小盟是《石頭》裏挨打最多的演員,因為他看上去實在像是一個“見了就想打丫一頓的人”。趙大寶開始狀態不對,怎麼也不能入戲。後來趙大寶告訴嶽紅軍真打,狀態一下子對了,表演也比較準確了。再後來,挨打變成了習慣,身上常常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其中一場戲,由於染指賊頭道哥的女友,道哥瘋狂地將謝小盟的頭摁進抽水馬桶泄憤。當時正值重慶三九天,天氣非常寒冷。剛開始用溫熱水拍,但熱氣不停從馬桶裏冒出來,顯得很不真實,隻好用冷水。謝小盟光著上身躺在冰涼的水泥地上,道哥提起謝小盟的腦袋,一次次往抽水馬桶裏摁,謝小盟一次次大喊:道哥!饒命啊!好幾次抽水馬桶裏的水都嗆進嘴裏。當晚趙大寶就發起高燒,簡單吃了藥,第二天又投入拍攝。趙大寶能這麼敬業是李明揚沒有想到的。
幾天後,徐真到了。
李明揚對徐真的第一個印象,這個人太聰明了。聰明人分兩種,一種是智力聰明,什麼難題一學就會,什麼技術一聽就懂。還有一種是世事洞明的聰明,知道怎麼樣為人處事,知道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徐真是兩種聰明都有。
說起來徐真加盟這部電影還有點兒偶然。最初,製片人把合作意向和早期劇本發給了徐真的妻子陶小紅,由於徐真與陶小紅平常共用一個郵箱的緣故,使得徐真無意間也看到了這個影片的劇本。剛接觸到劇本的時候他感到似曾相識,因為幾年前曾經想過要拍攝一部故事情節類似的話劇,當知道導演即是寧號後,看過了寧號導演的電影《香火的故事》,寧號的風格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初決定參加演出的時候並沒有確定適合某個角色,但他決定一定要參與這部電影的演出。試了幾個角色後,還是最終選定出演馮懂這個大反派,試了一些造型後最終選定的戴金絲眼鏡的文人形象,外加一點帶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話以配合片中其他角色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