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揚不知道的是,電影放映結束之後,李明揚的表演再次引起了媒體和觀眾的關注。等大家想要進一步采訪李明揚時,才發現李明揚已經提前離開了。李全抓住李連捷的胳膊道:“我一定要找李明揚合作一部片子,你一定要把他介紹給我。”
李連捷笑道:“沒問題,李明揚是我兄弟,隻要片子合適他一定會答應的。”
李全道:“現在就有一部片子合適他,是我正在籌備的《眉戒》,張愛玲小說改編的,裏麵有一個角色很適合他。我們找他去談談。”
“現在?太急了吧?”
“現在也不晚,才九點多,早些定下來早些安心。我還沒問你,李明揚是屬於那個公司經紀的?”
“這方麵沒有問題,李明揚的事情他自己就能做主。”
“這我就放心了。那咱們抓緊吧。”
“好吧,我們回酒店等。”
這一等一直等到了十一點多,茶水喝了一壺又一壺。李明揚和唐煙手機使用的是內地的卡,在港島聯係不上。
等李明揚回來,李連捷向李明揚說了李全已經等了三個小時,李明揚有些不好意思。李全是李明揚比較喜歡的一個導演,且不說李全憑借《睡虎蜇龍》勇奪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而且後又獲得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為華人爭了光,就是李全本人的生活經曆也是一個頗為勵誌的故事。
1985年2月,剛從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畢業的李全,把所有東西打包成8個紙箱,準備回台島發展。就在行李運往港口的前一晚,他的畢業作品《分界線》在紐約大學影展中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個獎項,當晚,米國三大經紀公司之一的威廉·莫瑞斯公司的經紀人當場要與李全簽約,勸他留在米國發展。沒想到,這一留就是六年無所事事和孤寂難耐。
在華夏傳統文化中,男人過了三十應該是已經有了一份穩定恒久的事業養家糊口了,可是,李全卻成為家庭的累贅,一家人隻靠妻子林惠家微薄的薪金度日。為了緩解內心的愧疚,李全每天除了在家裏大量閱讀、大量看片、埋頭寫劇本以外,還包攬了所有家務,負責買菜做飯帶孩子,將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每到傍晚做完晚飯後,他就和兒子一起興奮地等待“英勇的獵人媽媽帶著獵物回家”,這常常令林惠家覺得很溫馨很感動。
林惠家也有過絕望的時候,但她仍然堅持不讓李全做無謂的糊口工作。有一次,李全偷偷地開始學電腦,希望能比較容易地找一份工作。沒過多久,被林惠家發現了,她很生氣地說:“學電腦的人那麼多,又不差你李全一個!”在妻子的堅決反對下,李全隻好打消了出去找工作的念頭。林惠家知道,李全真的隻會拍電影,別的事情不會,也不感興趣。她對丈夫的才氣十分肯定,她相信丈夫一定會成功的。
灰心至極的李全偶爾也幫人家拍拍小片子、看看器材、做點剪輯助理、劇務之類的雜事,還有一次去到紐約東村一棟很大的空屋子去幫人守夜看器材,“好恐怖!真怕會遇上土匪闖進來搶劫。”
回憶起這段難熬的生活,李全後來仍然十分痛苦:“我想,我如果有日國丈夫的氣節的話,早該切腹自殺了。”就這樣,在拍攝第一部電影前,李全窩在家中當了6年的“家庭主男”,練就了一手好廚藝,就連丈母娘都誇獎:“你這麼會燒菜,我來投資給你開館子好不好?”
這就是依靠隱忍終成大器的李全。
李明揚道:“實在是不好意思,我一時閑逛,回來晚了,勞李先生久等。”
李全雖然等的很急,但說起話來仍是不緊不慢,十分平和:“沒關係,是剛才看了《霍原鉀》,你的表演讓我驚歎。我過來是想約你出演我的下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