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花驢等人剛一回到芒碭山,就拖著疲憊的身軀加入了熱火朝天的建設狂潮。
不論是楊家護院,還是童婉手下的山賊,乃至剛剛拖家帶口落草的顧家莊村民,除了隻會吃奶的孩子,幾乎每一個人都不辭辛苦的勞作著。
他們明白,芒碭山,這個往日裏大家可能不恥的地方,從現在開始就要成為自己的家了。家,在中華兒女眼裏,家是溫馨的,溫暖的,當然也是安全的。
早在還沒上山之時,楊天就已經警告他們了。
這是一條不歸路,上了“賊船”,幾乎就沒有下去的可能了。許泗和許定國不會放過芒碭山,朝廷容不下芒碭山。而且在不遠的將來,滿清的鐵騎勢必要踐踏大好的河山,楊天不會奴顏屈膝,芒碭山自然也不會屈服,那麼,上了芒碭山,未來,未來要走的路,必會鋪滿了鮮血!
楊家護院們沒有楊天看得那麼遠,但他們知道落草為寇了,今後的日子絕對太平不了。所以,山寨必須建設的堅固,堅固,再堅固。沒人覺得累,沒人覺得苦,他們知道必須要這樣做,對跟隨楊天也有堅定的信心。
姑爺,是個神乎其神的人物,有了他,大家都吃飽了,不可一世的許泗也被打敗了!不論在什麼時候,有了主心骨,人活得才能踏實。
很少有人知道,芒碭山數千口人的主心骨楊天,看著一個激情蓬勃的“實幹家”,心裏卻很是無奈,很是煩躁!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啊!
除了犧牲和杳無音訊的楊家護院,共有九百七十八名護院跟隨楊天上山,顧家莊和後來的康家莊上山村民入住芒碭山的,加在一起超過了兩千人。
也就是說,童婉的山寨憑空多了三千多張嘴。每一張嘴都是要吃飯的,但山寨的存糧卻沒有遠遠不夠,即使加上楊家護院和村民們帶上來的糧食,也僅僅隻能維持一個月左右的生計。
人是鐵,飯是鋼,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談其他的實在沒什麼意義。但,目前芒碭山根本就沒有了糧食來源。
許泗雖然沒有再攻打芒碭山,但是卻在芒碭山周遭的村莊進行了管製,嚴加盤查,隻要遇到疑似楊家護院者立斬不怠。
在許泗的高壓政策之下,除非千餘號人集體出動,否則想下山去買糧食,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買到了,也很難從官兵的眼皮低下把糧食運回山。
“幹脆硬拚一場,打下永城縣算了。”好幾次,楊天都橫下心來,想要徹底徹底的解決眼下的大患。但是想來想去,還是否決了這賭徒一般的想法。
放在沒和許泗衝突之前,楊天和童婉的千餘軍力迎擊官軍或許能有一成的勝算,但是現在,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昨晚一戰,楊家護院的火藥儲備幾乎消耗殆盡,而且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找到任何補充的渠道。至於童婉,她的火藥都是楊天提供的,存儲量更是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