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原來如此(1 / 2)

還有一個是李大爺的毛筆字。李大爺經常在他臥室那張大桌子上,鋪開一張宣紙,寫古詩,字寫的特別漂亮,就跟電視上演的那些書法家寫的差不多;每年過年,他們家的對聯,和我們家的對聯,都是李大爺親自寫的。

但那天,我走進李大爺的書房,沒想找那三樣東西,隻想找到李大爺經常看的那本《金瓶梅》,想搞清楚究竟是本什麼樣的書,李大爺那麼喜歡看。

我先把書架上的書仔細查看一遍,沒找到。字台上,沒有。書架下麵和字台的抽屜拉開,也沒有。掀起書房那張單人床的床單,床下也沒有。

我很奇怪,明明李大爺整天拿在手裏看的一本書,咋會沒有了呢?難道李大爺走的時候,帶走了?仔細回憶,李大爺走的時候,隻帶了一個比錢夾大不了多少的手包,那個手包根本放不下那麼厚的一本書。

我學李大爺的樣子,躺在書房那張單人床,眼睛四處看著,想了想,把手慢慢伸到枕頭下,果不出所料,摸到一本厚厚的書。

我把那本書舉到眼前,確實就是我要找的那本《金瓶梅》。我沒動地方,就那麼躺著,先迅速翻動一遍書頁,沒看到一張印有金瓶的圖,也沒看到一張畫著梅花的圖。這使我大失所望,因為,整本書裏,根本就沒一張圖。

我翻到開頭,看起來,想看看究竟寫了什麼有趣的內容,讓李大爺整天看個沒完沒了。

很快,我發現這是一本古代的小說,寫的是一個叫西門慶的男人的事兒。

開頭,寫西門慶與一群小混混,吃、喝、玩樂。我覺得沒什麼意思。就翻回目錄,看目錄上都有什麼有趣的情節。突然發現三個熟悉的名字;一個是武大郎,一個是武鬆,還有一個潘金蓮,這三人,好像在一本叫《水滸傳》的書裏有。

我翻到目錄上有他們名字的那些部分看,就看到了一段兒叫我臉紅心跳的情節。心想:“李大爺原來看的是這種書!”

最初看到那段兒,我隻看了幾句,就把書扔到了床上;但很快,強烈的好奇心,又促使我拿起了那本書。因為,那本書裏,寫了一些我早想知道,卻從別的書裏沒有看到的東西。

看了那些情節,我的體內開始發生強烈的變化,漸漸積聚起一股不斷翻滾的熱流;熱流很快就變成了一團火,烤得我渾身燥熱。

看完一段兒,我就急不可耐地翻動書頁,去尋找另一段兒;每一段兒,都能給我大腦新鮮的刺激;我翻動書頁的手,越來越快。

很快,我就知道了怎麼更快找到那些情節的辦法。

我一直躺在李大爺書房那張單人床,兩手不斷翻動書頁,直到把書上所有能找到的情節找完,然後,又重新找到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那幾段兒,反複看了幾遍。

在那兩個多小時的裏,我感覺自己突然間明白了許多東西,知道了許多過去不知道的事兒。這些東西,在我以後的人生中,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當然,我也知道了李大爺為什麼對那本書總是愛不釋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