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受傷了的世界,一個隻有少數動植物的世界,一個人口稀少的世界。
公元3925年,由於人口增加,住宅麵積增加,導致可使用土地麵積減少,使動植物生存麵積減少,動植物快速滅絕。為了複活被滅絕的動植物,人類便高速發展生物科技和其他科技;致力於研究基因克隆,克隆出動物為人類提供肉食;並研究開發了機器人以及控製機器人的“泛智腦”,讓機器人替代人類去工作。
比如:養殖,由機器人養殖動物,農業,由機器人來耕種;出行,機器人出租車;護士,由機器人照顧病人。而人類除了三年的強製性軍事訓練外,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有機器人的身影,而人類隻需要享受生活就可以了。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這種生活將被打破。
在公元3926年,一個幾乎毀滅人類文明的泛智腦病毒在網絡上誕生了,它初始隻是可以入侵少數機器人,更改機器人的指令,使機器人出錯;而人類並沒有對此病毒產生懷疑,隻是認為是簡單的機器人病毒,到後來它進化到擁有入侵泛智腦能力。當人類反應過來時,它成功入侵了一些重要地區的泛智腦,奪取人類了對泛智腦的控製權,並控製機器人發起一場獵殺人類的戰爭,試圖將人類滅絕,於是一場幾乎毀滅人類的戰爭就此爆發……
公元3929年,在各國奮力抵抗機器人的獵殺和泛智腦入侵危機時,被命名為“泛智腦毀滅者”的病毒還是成功入侵全球75%的泛智腦,並通過泛智腦發射導彈打擊各國發達城市。受到導彈的打擊,全球153億人僅僅存活的60億,其中科學研究者十不存二。存活下來的人類以華盟為主建立了廢土聯盟,並共享各聯盟的科技去製造武器用來消滅“泛智腦毀滅者”,並將這一年更改為新紀元1年。
新紀元13年,在各聯盟的人類科學家通過各聯盟共享的科技資料中取長不短,曆經無數次失敗,終於成功將擁有自我思考智腦“忠誠”製造出了,上傳到網絡上用來消滅“泛智腦毀滅者”。
新紀元19年,人類和智腦“忠誠”在現實與網絡共同合作下,曆經無數次的戰鬥,終於成功將“泛智腦毀滅者”從網絡與現實世界中消滅,成功將泛智腦與機器人的控製權奪回。
而此時存活的人類不足35億,而地球96%土地麵積沒有被綠色植物覆蓋,而動物從大戰前就被圈養在一起,也一並被導彈消滅,隻有寥寥無幾的動物逃脫,回歸野外,而生物克隆技術也被“泛智腦病毒”毀滅。氣候也發生了改變,植物種子並不適應新的氣候,人類即將麵臨食物威脅……
新紀元26年,在這七年的時間裏,人類通過尋找大戰爭的戰爭儲糧生存,並且種植糧食作物,但收獲甚微。而生物學家也努力將克隆技術還原,期望通過克隆技術滿足人類的消耗。
新紀元43年,人類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人口增加了6億達到了40億人口的數量,而克隆技術也成功克隆出適應新氣候的糧食作物,但是動物克隆卻進展不大。新的糧食作物產量足以滿足人口發展的主食需求,肉食並沒有滿足。聯盟為了人類的發展,出台了一係列嚴格的法規,明令禁止人類的內鬥,和鼓勵農業和養殖業發展,並研製出芯片,通過智腦可以監控注射芯片的人類的活動,以求杜絕違法行為的發生。並且讓智腦通過衛星監控整個星球,利用衛星來尋找非人類以外的動植物和監控人類的活動……
當糧食作物可以大麵積種植時,第一隻動物被智腦發現,成功克隆出來養殖後,從此以後,無數上層人士都以可以吃到肉食為榮。他們手裏攥著大把的新紀元發行的聯盟幣搶購那在少得克隆肉時,在華盟的小小一個莊園正在發生一件會令所有人都可以吃上多種食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