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天下後贏政以王號不足以顯示他的功績,命群臣商議,李斯、王綰和馮劫商議決定尊秦王政為皇帝,意為功績可與三皇五帝比肩,贏政十分滿意,自稱始皇帝。
為了維護帝國的穩定,李斯為贏政製定了廢分封,置郡縣的中央集權製度,並且提出了統一文字以提高六國對秦國的認同、統一度量衡和貨幣以利於貨物流通、修馳道車同軌把各個城市連接起來。
齊國投降以後,贏政準備征服南方百越各部。
陸山進言贏政,“六國初定,陛下應當修養生息,不宜再啟戰端。”
贏政以他不知兵事為由拒絕了。
秦軍南下,在越城嶺遭到南方越人的頑強抵抗,後再派趙佗與任囂入嶺南。
次年,贏政下令開鑿了靈渠,數月之後,贏政對鹹陽的宮殿不滿意,決定在上林苑修建阿房宮。
陸山再次進言,贏政依舊沒有采納,陸山有了離開鹹陽之意。
數月後,陸山向贏政請命遷居齊地,並願將關內三千萬畝土地和奴隸獻上,贏政應允,派李斯與陸山進行交接工作。
公元前219年,贏政封禪於泰山,開始沉迷長生之道,令徐福率童男童女出海尋仙。
與此同時,陸山也已把這些年積累的財富全都換成彩帛金玉,隨同大量的糧食裝到了船上,同李斯,尉繚等前來送行官員告別之後,五百艘船浩浩蕩蕩的順著涇水而下,向著齊地行去。
此行除了水手和護衛之外,陸山從莊園的奴隸中挑選出了兩萬名身體強壯的奴隸隨行。
經過數月的航行之後,進入了渤海灣,在齊地附近停了下來,經過長途的航行,五百艘船大半都已破損,很難再繼續航行,並且長時間漂在水上對身體的體力有很大損耗,所以陸山決定在這裏駐紮下來。
上岸之後,在遠離海岸線的地方選了一處平坦之地開始伐木建房,經曆了一年的時間,才漸漸的安定下來,此時已經是公元前218年了。
這期間,遇到過徐福,徐福告訴他尋仙的時候在海上迷失了方向,食物快要耗盡時才看到陸地,陸山詢問他沒有尋到仙準備怎麼辦,徐福說準備先回鹹陽向贏政複命,陸山贈送給他用於航行食物後,徐福乘船返回鹹陽。
最初跟著他的許氏兄弟、黃之、尹沛、方慶、禹丹等人雖然已經年老,但是都已經兒孫滿堂,陸山仍舊是沒有子嗣,月兒已經五十三歲了,玉兒也已經四十九歲了,並且經曆了這次遠航後,身體也越來越差。
隻有他身體相貌依然保持著三十歲的樣子,隻不過對外人展示的是易容過後的蒼老麵貌,不過許氏兄弟,方慶這些經常與他相處的人肯定都會發現他的異常,隻是他們從來沒有提起過。
每當麵對月兒和玉兒的時候,他都心如刀割,愛人一點一點的老去,他沒有絲毫的辦法,也許是不會老去的原因,月兒和玉兒不曾為他誕下一子半女,這也是月兒和玉兒最大的遺憾。
來到齊地後,由於從來沒有見過大海,月兒和玉兒很喜歡看海,陸山特意讓人修了一條從住處到海邊的公路,路麵的黃土用石塊夯的很結實,非常的平坦,在馬車裏墊上厚厚的獸皮後,行走在上麵感覺不到一點顛簸。這條路通向的地方是陸山自己開辟的一個曬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