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年十月,劉秀在宛城起義,隨後帶著人馬來到舂陵他的大哥劉縯處,不久之後聯絡上了綠林軍,並與之合兵一路,多次同前來平叛的官軍激戰。
雖然起義軍是雜牌軍,但是王莽由於從來未曾真正撐握過地方軍隊,大軍多是臨時征召而來,並不比雜牌軍強多少,雙方互有勝負。
次年,劉縯、劉秀與綠林軍開始率兵北上,順利攻破宛城,由於新歸附的士兵多是流民百姓,多依附綠林軍,此時綠林軍勢大,西漢宗室劉玄在淯水之濱被綠林軍擁立為帝,建元“更始”,恢複漢室旗號,定都宛城,並繼續北上攻下昆陽。
王莽得知後,立刻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統率各州郡征召而來的士兵前往圍剿,各路義軍開始退守昆陽,王邑率大軍圍攻昆陽,王尋率兵前往攻取宛城,眾人見新軍勢大,想要棄城而逃,劉秀勸阻,並表示願意突圍出城求援。
是夜,劉秀親率一隊挑選出來的精兵突圍而出,前往定陵,郾城求援,十幾日後,劉秀帶著援軍來到昆陽城外,與新軍小幅度交鋒,城中眾人見到援軍到來,士氣大振。
陸山領著人在城牆之上呼喊王尋在宛城已經兵敗身死,宛城軍隊隨後便到,王邑大軍圍攻昆陽久攻不下,士氣本來就低落,此時軍心更加不穩。
幾日後的一夜淩晨時分,劉秀率敢死隊衝擊王邑中軍,敢死隊手臂之係有紅綢,用於辨識敵我,一路衝殺之後來到中軍,斬殺王邑,其他三麵軍隊由於沒有收到王邑的將令,不敢輕舉妄動。
劉秀率兵向著另一麵城牆衝殺而去,很快,天空中電閃雷鳴,一場暴雨將至,由於尚未天明,新軍雖然知道發生了戰事,卻不知發生在哪一麵城牆,心中驚惶不定,隨著劉秀的的衝殺而來,聽到王邑已死,很快便有人開始驚荒逃亡。
黑暗之中,大雨開始劈裏啪啦的下了起來,營中一片混亂,將令不通,形勢很快蔓延開來,很自然的發生了營嘯,城中守軍看到這種情況,出城衝殺,大雨之中,新軍很快便土崩瓦解。
這一戰,不僅解了昆陽之圍,並收獲兵器物資無數,劉縯作為舂陵軍的首領,名聲大作,各地聽聞昆陽之戰後紛紛擁兵自立。
昆陽之戰後,劉玄召劉縯、劉秀兄弟前往宛城會盟,劉秀不準備去,也勸劉縯不要去,劉縯沒有聽從,前往宛城,不久後傳回劉縯身死的消息,劉秀為了打消劉玄的故慮,前往宛城向劉玄謝罪。
因為劉縯、劉秀兄弟兩人確實有功,劉玄殺了劉縯後,不願再殺劉秀,聽了劉秀的謝罪後,封他為武信侯,隨後劉秀返回宛城,在大哥的孝期內迎娶陰麗華,以此自汙,取信於劉玄。
陸山也把嬿兒從新都接到了宛城,。
同年,綠林軍攻破長安,王莽身死,新朝滅亡。
公元24年,劉玄遷都長安。
同年,由於赤眉軍勢力擴充太快,劉玄決定先招降河北的銅馬、尤來、隗囂、公孫述等義軍,由於劉秀昆陽一戰名聲在外,劉玄命劉秀前往河北招安,剛到河北,便收到王郞在邯鄲稱帝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