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北二百裏,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少主,《北山經》中確是有此記載,可此次我們在發鳩山中已耗時兩月之久,仍未發現神獸精衛的蹤跡,會不會已被宇文天。。。”在看到自家少主那微微蹙起的眉頭後,元龍硬生生地憋回去了下麵的話。少主可是自小就跟宇文天勢如水火,怎麼自己如此糊塗,偏偏這個時候提起他?
正當元龍手足無措時,許鷹揚慢慢睜開了雙眼,深深凝望著前方黑夜,枯柴燃燒的劈啪聲伴隨著跳動在他眼中的火苗,周圍顯得異常的安靜,安靜得有些令人窒息。良久後,他淡淡地道,“元龍,你馬上回白骨山,將此間情形稟報聖母,就說我十日之後便回,宗門那件事照常安排。去吧。
“是,少主。”元龍暗暗鬆了一口氣,急忙轉身消失在黑暗中。
“哼,蘭若宗,宇文天,不知你的三屍大法現今威力如何。“許鷹揚端詳著手中的青羽,也不見如何動作便輕飄飄地浮起沒進了前方的黑夜中。
據不明年代的古籍記載,自盤古開天辟地,天分三界,地分四洲,各族共生在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和北俱蘆洲之中,就這樣確定下了天地的格局。各族之間長久無事:仙族高高在上統治和主宰一切,人族瞻仰著神的光輝生生不息世代繁衍,魔族始終被封印在黑暗之中倔強但孤傲的生存著,鬼族接連陰陽輪回,在冥界逍遙自在……,萬物輪回不息,數不清的光陰就這樣似水流過。
可是一萬三千年前的一場變故,使魔族大舉進犯仙族,擾亂了三界的秩序,鬼族也由此而逐漸強大。據《神魔誌》記載:眾魔屠仙之日,天地為之變色,日月黯淡無光,進犯之勢如破竹,天庭衛兵如狂風之落葉,在天庭搖搖欲墜之際,天帝以自身精血為媒,強啟天名劍,布下毀天滅地劍陣,重創魔王寨之巨魔王,最終魔族重傷而退,千萬年間再難成氣候。天帝也因法力消耗過度和天名劍反噬而傷重不治。經此一役,仙族的中堅力量遭到毀滅性打擊,其統治地位名存實亡。冥界一時鬼魂聚集,鬼族在戰亂中漸漸強大;神州大地冤魂野鬼遍行,妖獸魔物重生,凡人更是難抗心魔,雞鳴狗盜、仇恨殺戮充斥人間。
當今之世,已到盛唐。唐王李世民尊賢重禮,朝臣均以報效君王、造福百姓為己任。如此太平年間,百家爭鳴,佛道俱興,實是曆朝曆代中從未有之盛世景象。但盛世榮耀的背後卻暗流湧動,隱藏著極大的凶險。原因無他,即一萬三千年前的那場大戰,直殺得愁雲慘淡,暗無天日。天上掉落下數不清的神兵仙器,魔兵鬼甲,甚至不乏各類修煉法門。有心智不堅者,即沉迷其中,為其所用,相比前世中人與人之間的燒殺搶掠,當下人世間更平添了些陰厲惡毒之氣。當今聖上不忍百姓受苦,夜夜向天禱告,並派人尋訪修真高士,意欲誅心魔蕩濁世,開耳目一新之氣象。
修真門派林林總總,雖未有通神之輩,但修煉到法門深處竟也有移山填海之不測神威。舞刀弄槍者尚有江湖之論,修真煉道又豈會沒有宗門。隻是各派門戶之見極深,你說他是邪魔外道,他說你是道貌岸然,以百姓所言,奇裝異服青麵紅發者為魔教,環香配玉雍容清虛者為正教。而今天下正教當以將軍府、驚風閣、化生寺和妙鸞宗最為強盛,魔教當以白骨洞、蘭若宗、長生殿最為勢大,其他小門小派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各門各派所修行法門雖千差萬別,但均源自於一萬三千年前那場大戰的遺典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