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孝順篇:孝心無價,培養乖巧孝順的懂事女兒(2 / 3)

見了國君,晏子就向齊景公詳細地轉述了婧女的話,還對婧女大大地稱讚了一番。齊景公恍然大悟,羞愧萬分地說:“如果不是你提醒我,我真要犯下一個天大的罪過了!有您這樣的丞相,實在是國家的福氣!我馬上接受你的建議!”

於是,齊景公頒布命令釋放了衍公,還下令停止保護那棵槐樹,拿回並且毀掉了那個木牌。就這樣,婧女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保全了自己父親的生命,還給丞相和國君上了很有教育意義的一課呢!

孝心不能隻放在嘴上,也不能隻裝在肚子裏,在父母遇到麻煩時,我們應該利用自己的智慧,主動地去幫助他們,解決他們的困難,這才是真正的孝順!有哪怕沒有那個能力,可隻要有那份心,在他們困難時不要再添麻煩,也是一種孝順。

鹿乳奉親——一個人是否孝順,看她在父母生病時的表現就知道了

古時候有一個國家叫做郯國,它的國君郯子非常孝順,所有的國民都知道他的孝名,而且每個人都以他為榜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做過一件讓全天下人都感動的事情。

郯子父母年紀都很大了,雖然住在王宮裏,生活條件不錯,但人老了總是會得病的,他們都患了很嚴重的眼病,看不清東西,十米之外的物體就一點也看不到了。所以,他們每次出門,都需要丫鬟牽著手慢慢地走。因此,郯子特別著急,吃不好睡不香,為了治好父母的病,他想方設法地四處求醫。

有一次,他聽醫生說,治這種眼病最好的辦法是吃鹿乳。鹿乳就是野鹿的奶水,在市場上根本不可能買到,到哪兒去找呢?即使到深山老林裏去找,鹿見到人,早就一溜煙兒逃得無影無蹤了,更別說讓你擠它的奶了!

這可怎麼辦呀?時間一點都耽誤不起,再不找到鹿乳,父母的眼睛就要失明了。到那時,就算神仙下凡也治不好父母的病了。郯子愁眉苦臉地想了好久,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嘿,這個辦法肯定不錯!”他自言自語地說著,興奮地從宮殿的座位上跳了起來,把正向他彙報工作的大臣嚇得腿一哆嗦。

什麼辦法呢?原來,郯子化了裝,找來一張鹿皮披在身上,還在頭上安了一對假角,去野外有鹿玩耍的地方,然後趴在地上左蹦右跳的,遠遠看上去很像一頭頑皮的小鹿正在尋找夥伴。郯子就這樣扮成小鹿,學著鹿走路的樣子,學著鹿“呦呦”叫,騙取了鹿的信任,混進了鹿群中。他瞅準機會,就把一隻母鹿的乳汁取了出來,帶回去給父母治療眼病。

連續吃了幾次後,父母的眼睛真的好了許多,能看清楚一點東西了。郯子非常高興,就經常用這種辦法去取鹿乳,鹿群也沒有發覺他這頭假鹿呢!他每次在鹿群裏取母鹿的奶水,母鹿看上去還挺高興,以為他是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他正在取鹿乳的時候,忽然發現不遠處的林子裏有一支箭正對著自己。他頓時意識到,那是一支獵人的箭,獵人並不知道他是一隻假鹿,正準備射死他呢。

慌忙之中,他趕緊站起來,對著獵人喊:“我是人,請別放箭呀!”獵人一愣,這才發現自己將要獵殺的竟是本國的國君。聽郯子講了來這兒的原因,獵人被國君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竟然說:“為了表示我的敬意,以後我再也不射殺鹿了!”

郯子父母的眼病在鹿乳的治療下漸漸地好了,最後完全恢複了健康。郯子的孝心終於有了回報,他也成了自己國家的百姓孝敬長輩的榜樣。在他的治理下,郯國的人民生活得很幸福。

孝順不隻是在平時父母需要的時候才幫一點小忙就夠了,很多人在父母年輕健康的時候顯得很孝順,但父母一生病他們就跑開了,“久病床前無孝子”說的就是這種假孝順,這樣是不好的。難得的是在父母生病時還能時刻掛念著他們,想辦法讓他們健康開心,在父母生病時我們可以端茶送水、做點家務,這樣也會讓父母的病情更快地好起來的。

緹縈討公道——真誠的孝心,連法律都為之改變

西漢的時候有個著名的醫生叫做淳於意,他的醫術特別高明,治好過很多人,也曾經當過官,留下了很好的名聲。有一次,當地一位大商人的妻子病得非常嚴重,去診斷過的醫生都說沒救了,治不活了,商人還是不死心,就請淳於意過去瞧瞧。他去了一看,發現果然病得不輕,已經到了晚期。

但是商人苦苦地哀求說:“請您試著給治一治吧,哪怕有一絲希望呢!”淳於意隻好使出了全身本事,精心地給她治療,但還是因為病得太重,商人的妻子沒幾天就死了。

誰知道,商人一見妻子死了,馬上就誣陷淳於意,說自己的妻子是他故意用錯藥害死的,將他告到了官府,還悄悄給官府送上了銀子,勾結在一起,把淳於意抓了起來判了肉刑。肉刑就是先在犯人的臉上燙字,再割掉鼻子,砍掉手腳,手段極其殘忍。

淳於意的妻子得到了消息,哭得昏倒在地,幾個孩子也傷心極了,抱在一塊兒可憐巴巴地望著母親。人們很同情這一家子,紛紛說:“淳醫生命苦啊,生的全是女兒,要是有個兒子,哪怕死了也安心啊!”

這時,淳於意最小的女兒——隻有9歲的淳於緹縈站了出來。她雖然年紀小,卻十分聰明懂事,3歲時就開始學寫字、讀書,明白很多道理。她說:“我爸爸是冤枉的!官府肯定有人收了錢,故意陷害我爸爸!我就不相信女孩不如男孩!”她決定去京城找皇帝告狀,替父親討回一個公道!

媽媽和幾個姐姐一聽她要去京城都嚇壞了,急忙勸她:“緹縈啊,你傻了嗎?京城是你去的地方嗎,你這麼點小孩,竟說傻話。”但是,緹縈已經決定的事情就不會更改,誰勸也沒用。

按照當時的法律,凡是人命大案,都要把犯人押解到京城,由刑部審核了之後才能用刑。所以,借這個機會,緹縈就以照顧父親的名義,與押解他的人一塊兒向京城趕去。

也不知走了多長時間終於到了京城。到了京城後,父親馬上被投入了大牢。沒人照顧緹縈,身上也沒錢,她隻好睡在大街上,一邊討飯,一邊尋找皇宮。

這天,她終於看到了皇宮,高興極了,擦了擦臉上的泥土,整了整已經破舊的衣服,邁著小碎步就往裏走。站崗的衛兵趕緊攔住她,大聲地喝斥:“你是哪兒來的小叫花?竟然敢闖皇宮,真是不要命了,再向裏走,就砍了你!快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