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意誌篇:堅定而有理想的小女孩,才能做一輩子的公主(1 / 3)

第八章 意誌篇:堅定而有理想的小女孩,才能做一輩子的公主

爸爸媽媽們不僅要對女孩進行“公主教育”,更要進行“挫折教育”。隻有教育孩子在困難麵前不低頭,主動挑戰那些看似不可能解決的難題,才能讓她為理想的實現打下雄厚的基礎。這樣長大的女孩會一生堅定自己的理想,讓自己做一輩子的公主!

精衛填海——堅強的意誌力,是實現目標的基礎

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陽神炎帝負責掌管世界上的許多事情。他管著太陽、月亮,還管著地裏的莊稼和治病的藥材,所以每天要做的事特別多,一大早就要去東海,指揮太陽升起來,還要去各地查看莊稼的生長情況,忙得連喘口氣工夫都沒有。

炎帝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叫女娃,她非常想讓父親帶著她到處走走,最想去的地方是東海,因為在那裏能看到日出。但是炎帝實在太忙了,總是不帶她去。於是有一天,女娃就自己駕了一條小船,沿著一條小河向東海劃去。

雖然她成功地到達了東海,看到了日出,但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海上突然起了風暴,海浪像大山一樣向她砸過來,把她的小船打翻了!女娃被無情的大海吞沒,永遠無法複活了!炎帝聽說這個消息後十分傷心,可他也沒有辦法救自己的女兒。

女娃死了,但是她的魂仍然存在,而且變成了一隻小鳥。這隻小鳥花花的腦袋,白色的嘴巴,紅色的爪子,總是發出“精衛、精衛”這樣傷心的叫聲。所以,人們都把這種小鳥叫做“精衛”。

精衛特別痛恨無情的大海,因為它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發誓要報仇雪恨,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因此,她便住在了海邊的小山上,一刻不停地從山上銜起一粒小石子,或者是一段小樹枝,飛到東海上空,悲痛地叫著把它們扔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一點也不在意,仍然奔騰著咆哮著,還嘲笑她說:“哎,不自量力的精衛呀,你這隻小鳥還是算了吧,像你這樣幹,就算用上一百萬年,也別想把我大海填平嘍!”

精衛在高高的天空中回答說:“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也會不停下來的,而且,我一定會把你填平的!”

大海很奇怪,就問:“你為什麼這麼恨我呢?就因為我奪去了你的生命嗎?”

精衛說:“不僅因為你奪去了我的生命,更因為你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所以,我要不停地幹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你填成平地的。”

就這樣,精衛每天都不休息。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來回地飛著。後來,她和海燕結成了夫妻,生出了許許多多的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都去銜了石頭扔進大海,每天都重複這件工作,從來不知道疲憊!一直到今天,她們還在不停地填著大海呢!

精衛填海的故事告訴我們,堅強的意誌力是實現理想的基礎,隻要我們擁有堅定的意誌,實現任何目標都不會不可能。一本暑假作業看起來是很難一下子做完,可如果堅持每天做一點,到不了開學肯定能全部做完的。就怕被厚厚的一本給嚇倒了,每天隻顧貪玩不理會作業。

女媧補天——隻要下定決心,就沒有什麼事能把你阻攔

傳說,在很古老的時候,女媧是一位特別善良的神仙,為我們人類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她讓人們學會了用婚姻的辦法來相親相愛,繁衍後代,還為人類製造了一種能夠發出悅耳聲音的樂器,讓我們懂得欣賞音樂。

人類在她的幫助下變得越來越多,生活得非常幸福。但就在這時,負責管理水的神仙共工和負責管理火的神仙祝融產生了矛盾,打起架來了!他們誰也不服誰,從天上一直打到地下,把世界攪得雞犬不寧。結果,火神祝融取得了勝利,失敗的水神共工不服氣,為了發泄自己的憤怒,就一頭撞向了不周山,把不周山一下子給撞得崩裂開了!

那時,不周山是用來支撐天地的,它對人類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一裂開,支撐天與地的這根大柱子就斷了。天倒塌一半,天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窟窿,地也裂開了一道道的大裂縫。於是,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跑出來吃老百姓。人類麵臨著一場空前的大災難。

女媧看到這種情況心裏很痛苦,她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人類被這場災難毀掉。經過一番準備,她決心把天空中的大窟窿給堵上,終止這場毀滅人間的災難!雖然很困難,但她下定了決心就決定要做到!女媧就是這樣一位意誌堅定的女神仙!

她先選好了各種各樣的五顏六色的石子,架起火來使勁地燒,把它們燒成石漿,然後用這種非常神奇的石漿把缺了個大窟窿的天填好了。隨後,她又斬下了一隻大烏龜的四隻腳,當做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給支了起來。

女媧還抓住了專門殘害人民的黑龍,把它的腦袋砍了下來,讓那些龍蛇猛獸都嚇得退回山林去了。最後,為了堵住洪水,拯救人類的房屋和莊稼,女媧還收集了大量的蘆草,把它們燒成灰,來阻止洪水繼續向人類居住的地方流淌。

經過女媧非常艱難的努力,天的窟窿終於補上了,地也填平了,洪水止住了,那些猛獸從此也都老實了,人民又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據說,這場特大的災禍給我們現在還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呢!從那以後,天空就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太陽會在西方落下。大地開始向東南方向傾斜,所以長江和黃河都會流向東方的大海!

做事情之前一定先下定決心,確定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之後,再開始做的時候就會非常自信了,比如每天給自己定個目標,我今天要做多少習題,如果做不完就不出去玩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到!隻要有決心、有自信,既然天那麼大的窟窿都能給補上,還有什麼事做不到呢?

黃道婆——不向命運低頭,才能成為有出息的人

黃道婆是宋朝末年一位偉大的紡織家,也是一個堅強而好學的女孩。她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生活非常困難,父母沒錢養活她,在她12歲那年,就把她賣給富有的人家當童養媳去了。

可是好日子並沒有降臨,白天,她扛著沉重的農具下地幹活,地裏的活全都讓她一個人幹;晚上也不能休息,一直織布到深夜。公公、婆婆和丈夫經常還會毒打她,虐待她,不把她當人看待。

有一次,她又被折磨了一頓,公婆和丈夫把她關進了柴房,惡狠狠地對她說:“從今天開始,不準吃飯,也不準睡覺!你是我們買來的,打你又怎麼著!”

黃道婆很堅強,苦難摧殘了她,也磨煉了她。她決心逃出去,為自己尋找一條生路,再也不想待在這種沒有人性的家庭。

她坐在黑暗的小房子裏,忍著傷口的疼痛,沒有哭,而是冷靜地思考辦法:“隻要離開這個地方,我一定能好好地活下去,活出一個人樣來!”

到了半夜,她用盡全身的力氣,在房頂上掏了一個洞,慢慢地爬了出去。為了不驚動熟睡中的公婆和丈夫,她走路的聲音輕極了,就像一隻不發出任何聲音的小貓。天亮時分,她終於跑到了小鎮外麵的黃浦江旁邊,躲到了一條即將遠航的船上,隨著這艘船來到了海南島。

她從來沒出過遠門,又是個年輕女孩,沒什麼社會經驗,來到海南島,人生地不熟,無依無靠的。你想,她會麵臨多大的困難呀!但是她絲毫不抱怨,從不發牢騷,而是主動和當地人打交道,勤奮地學習生存的技能。當地的一些居民十分同情她的遭遇,而且她又是這麼的善良和刻苦,都很喜歡她。

於是,黃道婆就有了住的地方,她還虛心向人們學習紡織技術,把南方和北方兩地不同的紡織風格結合起來,逐漸成為了一位出色的紡織能手。她心靈手巧,好學好問,肯動腦筋,喜歡琢磨,就是失敗了也不會垂頭喪氣的,而是從頭再來。她紡出的布在當地大受歡迎,還收了很多徒弟!人們都說:“黃道婆的布就算送到皇宮裏,皇帝也會喜歡的!”

她在海南島生活了三十多年,過得十分幸福,但她始終想念著自己的家鄉,那裏還有很多和自己一樣不幸的女孩,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呢!“我一定回家,讓更多的女孩學會紡織!”想到這裏,黃道婆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