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然芳樹,穆若清風——傑出的女書法家衛鑠(1 / 2)

婉然芳樹,穆若清風——傑出的女書法家衛鑠

衛鑠(272年~349年),名鑠,字茂猗,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是晉代著名書法家。衛鑠為汝陰(今安徽阜陽)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李矩亦善隸書。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夫人的從祖衛覬、從伯衛瓘、從兄衛恒,都是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在書法史上頗有影響。書法的家學淵源,為衛鑠成為我國古代女書法家奠定了基礎。“書聖”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習書法,衛夫人是王羲之的啟蒙老師。

管毫硯紙方寸小,筆走遊龍世代傳

衛鑠出身名門,伯祖衛瓘,青少年時就以“性負靜有名理,明識清允”,聞名遐邇。曹魏時期,衛瓘討伐蜀漢,除掉魏國後期功高震主的“曹魏雙壁”名將鍾會、鄧艾兩人,平定鍾會之亂。在西晉時代,官至司空,錄尚書事。與同署的尚書郎索靖都擅長草書,被當時人們稱為“一台二妙”。衛瓘善隸書及章草,不僅兼工各體,還能學古人之長,是頗有創意的書法家。唐朝張懷瓘《書斷》中評其章草為“神品”。

衛鑠的堂兄是衛恒,官終黃門郎,亦善書法,著有《四體書勢》。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有一個叫不準的汲郡盜墓賊挖開了一座戰國時的魏國古墓,從中發現了大量的先秦典籍。這些典籍有幸逃過了秦始皇燒書的大火,非常珍貴。但是,它們是用漆寫在竹簡上的蝌蚪文字,很難辨認。於是,晉武帝就命令幾位學者和書法家負責整理工作,其中就有衛恒。

衛恒的兒子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男之一的衛玠。衛玠是魏晉之際繼何晏、王弼之後的著名清談名士和玄學家,官至太子洗馬,成語“看殺衛玠”說的就是他。

關於衛夫人的書法成就、書法特點以及她和王羲之的關係,許多書法史書都有記載。比如,南朝劉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載:“晉中書郎李充母衛夫人,善鍾法。王逸少之師。”唐張懷瓘《書斷》載:“衛夫人名鑠,字茂漪。廷尉展之女弟、恒之從妹。”

衛夫人是王羲之的書法啟蒙師,同時還可能是王羲之的姨母。主要依據是鄭杓《衍極》和陶宗儀《書史會要》中都說“衛與王世為中表”。王國棟所修《王氏宗譜》更在羲之之父王曠條下注明“配衛氏”。衛夫人所嫁的江夏李氏,也是一個書法世家。衛夫人之子李充,李充的從兄李式、李廞等都有書名。尤其是李式,其書法成就在東晉初期已可同當時的書法權威王廙(王羲之叔父)和庾翼媲美的程度。發展至唐代,江夏李氏竟出現了李邕那樣的書法大家。江夏李氏,東晉以前未見有以書法名世者。東晉以後李氏書法的興旺,當與衛夫人嫁李家有關。

衛夫人雖然隻比李式大兩歲,但如果衛夫人十八歲嫁與李家,那時李式隻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可以認為,正是由於衛夫人的傳授才使李家得以登上書法的高峰。張懷瓘《書斷》在介紹李式時說,李式“甚推其叔母(即衛夫人)”就是證明。古代好的書跡不易看到,筆法保密,不輕易傳人。一旦得到正確筆法和看到高水平的書作,就具備了成為名家的重要條件。衛夫人的啟蒙書教,不僅影響了王羲之(王羲之還有一個蒙師,即叔父王廙),也造就了江夏李氏這一書法世家。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