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巾幗宰相”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製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上官婉兒是唐朝宮中最為複雜的女子,也是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女子,求全責備者謂其毫無政治氣節,心地寬容者悲憫其坎坷身世,惜才愛才者歎其空富才華,卻落得個被殺的境地。她是一個一生始終接近於最高權力中心的美貌才女,像文魁星一樣掌管著天下文宗。
稱量天下士,巾幗宰相勝偉男
上官婉兒是西漢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孫三代的後裔,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時任江都宮福監,高祖父上官賢官至北周幽州太守。上官婉兒可謂家學淵博,她的爺爺上官儀雖然現今存詩不多,但在唐朝卻是文壇重要的人物。同時,也是初唐著名禦用文人,常為皇帝起草詔書,並開創“綺錯婉媚”的上官體詩風。
664年(麟德元年),唐高宗李治召上官儀起草廢掉武後的詔書,得罪了武則天,被誣陷謀反,下獄處死。上官儀遇害時,上官婉兒尚在繈褓之中,與母親鄭氏一同被沒入掖庭,充為官婢。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據說,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在懷她的時候,夢見神人送來一杆大秤,占夢的說這預示著上官婉兒將掌握大權,衡量天下事。這件事在《劉賓客佳話錄》中記載:“(婉兒)母將誕之夕,夢人與秤,曰:‘持此稱量天下。’鄭氏冀其男也,及生昭容,母視之曰:‘稱量天下豈汝耶?’嘔啞應曰:‘是。’”
十四歲時的上官婉兒,盡管混跡於內廷的卑微奴婢中,卻已經出落成一個貌美如花、才華出眾的才女。這一年,武則天召見了她,讓她試作一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辭藻華麗,語言優美。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製誥。
後來武則天稱帝,詔敕多出其手者,時稱“內舍人”。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隻是處以黥麵而已。此後,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從696年(通天元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這個時候的上官婉兒所處的職位相當於宰相之職。
相傳李賢被母親武則天貶為庶人,流放巴州,途經木門(今四川廣元市旺蒼縣木門鎮),曾與木門寺內方丈在石上曬經,巨石上刻有佛像七百餘尊,曰“曬經石”,他寫下“明允受謫庶巴州,身攜大雲梁潮洪,曬經古刹順母意,堪歎神龍雲不逢”的詩句為自己感到惋惜。後來上官婉兒去巴州看望李賢,行至此地,聞李賢被害,就在“曬經石”上修建亭子(惜毀於戰火),題寫《由巴南赴靜州》一詩於亭上,懷念李賢:“米倉青青米倉碧,殘陽如訴亦如泣。瓜藤綿瓞瓜潮落,不似從前在芳時。”
唐中宗時,上官婉兒又被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在這期間,她還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她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
上官婉兒勸皇帝設置昭文館,廣召當朝飽學之士,賜宴遊樂,賦詩唱和。當時,她登上高高的彩樓,宣布規則:奉詔評詩,隻選其中最佳的一篇進呈禦覽並譜曲,不中選者即刻下樓,當場退稿。內侍拿過詩來剛念過詩題和開頭兩句,詩稿便紛紛飄落,隻剩沈佺期和宋之問(這兩人是當時宮廷詩人中頂尖級的人物)兩人的詩稿還沒有給丟下來。沈佺期悄悄對宋之問說:“咱倆一向不分高低,我看就以今日定高下,以後不必再爭了。”宋之問點頭同意。
隔了好一會兒,樓上又飄下一張,原來是沈佺期的詩,宋之問的詩則被呈給皇帝。婉兒的評價是:“二詩文筆相當,但沈詩結句‘微臣雕朽質,差睹豫章才’辭氣已竭,而宋詩《奉和晦日昆明池應製》結句‘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陡然健舉,若飛鳥奮翼直上,氣勢猶在。”婉兒的評判讓沈、宋都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