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郎容易見郎難——閨秀詞人魏玩
魏玩,生卒年不詳,字玉如,一作玉汝,鄧城(今襄陽縣)人,北宋女詞人。出身世家,詩論家魏泰之姐,北宋宰相曾布之妻,因夫貴初封瀛國夫人,後封魯國夫人,人稱魏夫人。原著《魏夫人集》已散佚,詩有《虞美人草行》一首。詞多寫閨情,《全宋詞》輯錄了她的詞作十四首,周泳先輯為《魯國夫人詞》一卷。
金馬並遊三學士,朱幡相對兩諸侯
魏玩自幼聰穎,博涉群書,才思敏捷,工詩尤擅詞,詩作甚多,誦詠佳句為時人所稱道。魏玩的弟弟魏泰也是一個才子,其人性格怪異,因從小好逞強行霸,差點將試院中的考官打死,因此不得錄取。魏泰博覽群書卻不思仕進,性情詼諧幽默,喜歡談朝野趣聞,而且口才了得,與人談笑,莫有能擋其詞鋒者,還喜歡訛托他人之名作書,這些行為在今天來看,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魏玩的丈夫是北宋中期宰相曾布,王安石變法的重要支持者。與曾布結成夫妻後,魏玩極力提倡並恪守封建倫理道德,多次受朝廷褒獎,封魯國夫人。曾布的哥哥就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這樣的家庭背景如今看來真是滿門文士,各個都是了不起的名人。
熙寧年間,曾鞏任職洪州,曾布調任潭州路過洪州,而曾肇又恰來洪州探親,三兄弟都是進士,今又聚會洪州,欣喜之情無法言表,魏夫人當即題寫一聯:“金馬並遊三學士,朱幡相對兩諸侯。”一時傳為佳話。
說起曾布,雖名頭不如其兄曾鞏響亮,但是官做的卻比較大。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客,官至宰相。此外,他還是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助手,很多新法的條例都出自曾布之手,所以,王安石曾這樣說:“自議新法,始終言可行者,曾布也;言不可行者,司馬光也;餘皆前附後叛,或出或入。”
在北宋的政治舞台上,改革派和守舊派的爭鬥始終沒有停息過,從王安石三次被罷相便可看出。所以,作為變法積極的曾布,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政治生活幾乎占據了曾布人生的全部,他是沒有心思陪妻子享受詩情畫意般的生活的。
變法如變臉,一言不合就遭貶
曾布十三歲那年遭遇喪父,兄長曾鞏對他悉心培養。曾布考上進士之後,因為曾鞏和王安石的關係密切,所以將他安置到王安石的門下。起初,曾布受到王安石的寵信,幫王安石做了不少事。大臣韓琦反對王安石的青苗法,向宋神宗上了一道奏章。宋神宗將奏章拿給王安石看,王安石很生氣,令曾布對照韓琦的奏章逐句批駁,刻在石上不算,還印了一萬張頒行天下,韓琦一怒之下辭官還鄉。但後來,王安石又不喜歡曾布了,原因是宋神宗詔求直言,曾布說了變法的一些壞話,王安石怒斥曾布,解除了他的一切職務。
曾布還差點與大宋朝的著名佞臣高俅扯上關係。高俅原是蘇軾的一個小書童,因為人聰明乖巧,字寫得又快又好。1093年,蘇軾從翰林侍讀學士外調到中山府的時候,曾經想將高俅送給曾布,但是曾布沒要,蘇軾就把高俅送給了哲宗皇帝的妹夫王詵,當時如果曾布接受了高俅,大宋的曆史有可能要改寫。
宋徽宗與曾布的關係,有一段時間也非同尋常,曾布曾說他們這種君臣關係是“千載一時”。兩人經常密議朝政大事,並且相互立下保密工作的誓言:如果國君不保密的話,就會失去曾布這個“忠臣”,如果曾布不保密的話,就以掉腦袋謝罪。後來,曾布被蔡京排擠,自恃與皇帝關係鐵,在皇帝麵前喋喋不休地為自己辯解,並且聲色俱厲地指責蔡京。宋徽宗聽了當即翻臉,大臣也群起攻之,彈劾曾布“無人臣之禮”,蔡京也趁機彈劾他貪贓枉法,抓捕了他的幾個兒子,這樣,他被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