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假借他物,無聲拒絕
有些女人在麵對他人的請求時,心中練習了N次該怎麼拒絕,但就是沒有勇氣說出“不”字。這個時候,其實可以不說話,用沉默的姿態表達拒絕或不置可否的意思。沉默的時候,既是暗示對方你在拒絕他,也是在給自己預留思考的時間,思考:如果對方逼問,我到底該如何拒絕他?
說到沉默拒絕,你可能覺得隻是不說話,默默地發呆。其實不是這樣的,沉默的同時,可以做表現出豐富的肢體動作,比如,找個借口去廁所,搖頭或把頭偏向一邊,擺手或雙手外攤,這些肢體動作都可以表達拒絕的意思。
找個借口去廁所,去外麵,是在回避對方的請求,也是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的空間,更是暗示對方你在拒絕他。等你從廁所出來,或從外麵進來,你完全可以重新談論一個新的話題,把對方的請求拋之腦後,就像對方未曾說過一樣。
搖頭是什麼意思?三歲小孩都明白,點頭“YES”,搖頭“NO”。當別人向你提出某個請求時,你沒有吭聲,而是輕微地搖頭,或者幹脆把頭偏向一側,很明顯你在拒絕對方。對方稍有自知之明,就會知難而退。
擺手表示製止或否定,雙手外攤表示無可奈何或拒絕。當別人向你提出請求時,你露出為難的表情,同時雙手外攤,表示無可奈何。對方就會明白,你愛莫能助、無力相助,也就不會繼續向你求助了。
一般來說,當別人的提問難以回答時,你可以暫時中止發言,一言不發。當他人的求助很棘手,你不妨以靜製動,靜觀其變。這種不說“不”字的拒絕,所表達的意思是無可奉告、無力相助,常常會產生極強的心理上的震懾力。
在運用沉默拒絕法的時候,除了用肢體動作和麵部表情表達拒絕之意外,還可以假借他物來表達拒絕。假借他物拒絕,一方麵是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另一方麵則是讓對方感受一種無聲的拒絕。
酒吧裏有一位漂亮的女士,她很喜歡小狗。不少男士客人從她身邊經過,都會多觀察她幾眼,有些男士甚至主動搭訕她,請她喝杯咖啡或啤酒什麼的。但沒有一個男士說動過她,因為每當話題扯到緊要關頭,她就會沉默不語,同時把心愛的小狗抱在自己的膝蓋上,和小狗交談起來。所以,男士們始終得不到她的“是”。
這位女士運用的就是假借他物的沉默拒絕手法。女士在談話中,把小狗放在自己的膝蓋上,輕聲與小狗交談,其行為的潛意識是在告訴男士“我不想和你交談了,我感興趣的是狗,而不是你”。因此,雖然她嘴上沒有拒絕男士,但實際上已經傳達出了拒絕的意思。
最後,沉默拒絕法還有一種形式,那就是通過第三者傳達拒絕之意。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當麵說出拒絕,讓彼此麵子上過不去。所以,幹脆自己不說,讓第三方傳達拒絕之意。比如,當別人向你發出邀請,而你不好當麵拒絕,或你覺得親口拒絕不合適,這時你可以讓朋友代你轉達拒絕之意。等到事情過去之後,雙方見麵也就不覺得難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