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非常堅強的人”——黃琳談鄧小平
黃琳,鄧小平的醫護人員。
首長愛看體育比賽,奧運會、亞運會的體操比賽,首長看的時候,有的時候愛給人家打分。他就像那個裁判似的,裁判還沒亮分之前,他也要打一些分。但是他打分呢,給我們國家的小運動員打的分都偏高。他很喜歡這些年輕的體操運動員,你感覺他打的分普遍還是偏高。他喜歡他們,喜歡他們出成績那種感覺。
1992年夏天,他最後一次到北戴河。我們的醫療組,因為有的時候怕他咳嗽,海水也比較涼,開始的時候不想讓他遊泳。一開始醫療組定的就是光去北戴河,不遊泳。但是,每天我們那裏一報水溫,一報風力,我覺得首長好像心裏癢癢的,特別想去。明明他不遊泳,他老問我們今天水溫多少啊,有沒有浪啊,看他特想去,我們也特別想讓首長遊。最後,醫療組就說,要不就讓他遊吧。結果那年遊了八次,而且最長的一次遊了45分鍾。我那會兒曾經跟首長開玩笑說,你看我們大家做這麼多工作,同意讓你下去遊泳,我說你第一次下去一定要表現好點,就是說,遊半個小時你就上來。這樣的話,專家才可能讓你去第二次。首長說,我才不呢,好不容易下去,我才不半個小時就上來呢。
1997年,首長在病床上看了中央電視台播的十二集文獻紀錄片《鄧小平》。
因為首長耳朵不太好,跟電視機的距離又比較遠,我們要在旁邊給他講,就是電視裏講什麼我們重複什麼。包括原來看新聞也是這樣,就是新聞裏講一句,我們就跟他講一句。這樣他看著畫麵,聽著我們解說。《鄧小平》是從1月1日開始放的第一集。放了我們就給他講,他就在那裏看,十二集全都看了。有的時候鏡頭比較模糊,比較遠的時候,他還問,那邊走過來那個是誰呀?我說,那個是你呀,你看清楚了?後來,走近了,或者鏡頭拉近了他看到了,自己在那裏笑一笑。
他自己對自己不評價。但是,片子裏有一些對他的評價,我們就大聲念給他聽,念的時候我就注意看首長的表情,有時候感覺首長就是,我不知道我形容得準不準確,就感覺他好像有點不好意思,被表揚以後,不好意思那種感覺。
他是個非常堅強的人。因為我們在醫院也見過很多最後被疾病折磨得比較痛苦的病人,一般人肯定會有些呻吟,有些叫喊。因為確實很痛苦,或者跟醫生護士反映我怎麼難受,而且有的時候脾氣也會暴躁,可能就是因為被疾病折磨的。不合作,對治療有抵觸情緒,這樣的病人我們原來也都曾經見過。可是在這位首長身上沒有。一個是跟醫生特別配合,而且到最後,我體會他臨終前還是比較痛苦的,但一聲不吭,就是這樣,而且我覺得他表現得很平靜。怎麼說呢,我覺得他心裏也明白,我們有時候也問,想說點什麼,他說,該說的都說過了。
去世的時候,他的角膜也貢獻出來了,而且那個遺體也是作為醫學研究。最後,骨灰也撒到祖國的大海裏去了,等於什麼都沒有留下。所以我想我們隻能是把他默默地都裝在我們心裏。特別想跟他說的一句話,就是想說,首長,我們永遠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