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燈的傳說(1 / 1)

掛燈的傳說

佛教觀舍利之說

關於元宵節賞燈相傳開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眾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百姓也要掛燈。後來此習俗就逐漸流傳下來。

神鳥之死惹怒天帝之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猛的禽獸很多,它們到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隻好組織起來去打它們。天上的一隻神元宵節的晚上人們都會放好多漂亮的煙花鳥不慎迷路降落到了人間,不料卻被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異常憤怒,下令讓天兵天將於正月十五到人間去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仙女,她不忍心看著百姓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偷偷地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人們聽到這個消息,有如晴天霹靂,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這麼大的災難怎麼才能躲過去呢?後來,有個老人想出個辦法: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這三天,每家都要張燈結彩,燃放爆竹、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已經被燒死了,或許能躲過此劫。大家聽了都表示讚同,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人間竟然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人間已經著火,心中便釋然了。人們因此保住了生命和財產。後來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燃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黃巢起義之說

唐朝末年,朝庭腐敗,民不聊生。黃巢帶領起義軍攻打渾城。攻打了三天三夜,都沒有成功,而且損傷眾多。黃巢揚言如果攻破渾城,定殺個雞犬不留。由於此時正值冬季,快到年關了,天氣異常寒冷,起義軍還沒有冬服穿,一個個凍得直打顫。黃巢隻好先把隊伍安頓到附近的山上,等過了年再攻城。

過完年後,黃巢決定混進城裏,探聽一下軍情,以定攻城之策。於是,獨自一人挑上湯圓挑子出了大營。他剛進渾城的城門,就見一隊人馬飛奔而來,官兵們大聲喊道:“百姓們聽著,黃巢已經進城了,如果有發現賣湯圓的,立即報告!”

黃巢黃巢一聽,嚇出一身冷汗,他知道軍中一定出了奸細,便扔下挑子往東跑去,轉身鑽進一個小院。黃巢正要往屋裏走,見一個老人正好從屋子裏出來,就急忙說:“老人家行行好,快把我藏起來吧!”老人見到黃巢一愣,不知他是什麼人,不過還是把他讓進屋藏了起來。

老人家剛把黃巢藏進醋缸裏,官兵們便闖了進來,不由分說,一頓亂翻,就連醋缸也被砸了個口子,不過幸好口子小,沒有看到黃巢。官兵們走後,黃巢從醋缸裏爬了出來。老人說:“天黑後,順著城牆向南走有個小豁口,你從那兒就能出城。”黃巢非常感激老人,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老人緊握著黃巢的手說:“我們都盼著您來呢!將軍要想攻下此城,必須得從後麵的天齊廟豁口進。”黃巢心中大喜,拜謝老人後,告訴老人用紅紙紮個燈籠,正月十五掛在房簷上,就可保安全。黃巢走後,善良的老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大家,於是家家戶戶都急忙紮起紅燈籠。

正月十五晚上,黃巢帶領起義軍從天齊廟口攻進了城。這時窮人家的門口都掛起了紅燈籠,由於黃巢事先有令,起義軍對掛燈籠的人家並沒有騷擾,而沒掛燈籠的人家基本都是貪官和地主老財,起義軍衝進去,把他們都殺光了。從此,每到正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掛紅燈籠,這個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