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食俗(1 / 1)

清明節的食俗

吃青團子

青團子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食俗。青團子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再用這種汁同糯米粉拌勻,然後包上糖豆沙和豬油,蒸熟即可食。青團子油綠如玉,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

吃饊子

饊子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饊子大方灑脫,多以麥麵為主料;南方饊子細致精巧,多以米麵為主料。少數民族地區要數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吃清明螺

清明螺清明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肥美,因此有“清明螺,抵隻鵝”之說。

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幹粥等食品的習俗。

現今清明節

如今清明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已逐漸不流行了,但祭拜祖先,為祖先掃墓、為烈士掃墓獻花等習俗依然沿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