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節

我國的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的祭灶節。祭灶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曆史。由於這個節日是在春節的前一周,距離春節最近,所以民間又稱這一節日為“小年兒”。我國民間認為灶王是專管飲食和家務事的神,不論是天子還是尋常百姓每家每戶都信奉他。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都要上天庭把各家的功過向玉皇大帝彙報。由於在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這一天每家要由當家的男子祭拜灶王。晚飯後,當家的男子在灶台上點上香燭,供些水果和灶糖,送灶王上天,並在其畫像左右兩邊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等到除夕的時候再點香燭接灶王回來。民間還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幹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讚,祝讚那灶王降吉祥。”它生動地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由於這天特別熱鬧,所以有人甚至認為這是春節的“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