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節的食俗
祭灶節這天,各地都有吃灶糖的風俗。灶糖是用麥芽熬製而成的一種黃色的糖,有的地方把它製成長條形的糖棍,稱為“關東糖”,也有製成扁圓形的,稱做“糖瓜”。灶糖吃在嘴裏粘粘的,別有一番風味,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食物。祭灶供灶糖,據說是要把灶王爺的嘴粘住,見了玉帝多說好話,不要搬弄人間是非。
很多地方小年兒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麵”。
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山區一般吃糕和蕎麵。
也有的地方吃火燒、麵條、糖糕、油餅,喝豆腐湯等。
現今的“祭灶節”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電器化設備,隻有在農村部分地區還保留著老式的灶台,貼灶王神畫像的也不多見了。所以,祭拜灶王的習俗已經很罕見了,不過打掃房屋、吃餃子、吃灶糖的習俗依然保留著。在這一天,家裏家外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人們都興高采烈地迎接著即將來臨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