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出席記者招待會
鄧小平出席了在泰國舉行的記者招待會,就記者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重申了中國對東盟各國的一貫政策。
11月8日晚,鄧小平舉行記者招待會,首先發表了講話,然後回答了記者提出的問題。
鄧小平強調了中國人民一貫反對全球性霸權主義,也反對區域性霸權主義。
鄧小平說,在這次訪問期間,中泰兩國領導人進行了誠摯友好的會談,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形勢、亞洲地區形勢和雙邊關係交換了意見。他說:“在許多重要的問題上,我們的看法是一致的或相近的。雙方都有進一步發展兩國友好合作的共同願望。”
他指出,中泰兩國都是發展中的國家,兩國人民都熱愛和平,都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從事建設自己的國家。他說:“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近年來霸權主義者加緊了在東南亞的擴張和滲透,嚴重地威脅了本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對此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嚴重警惕。”
鄧小平指出,最近締結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核心,就是反對霸權主義。他說,“反霸條款首先是中日兩國自我約束,承擔不謀求霸權的義務,同時也反對其它國家或國家集團謀求霸權。”
鄧小平衷心感謝泰國國王陛下和王後陛下、泰國政府和人民對他的熱情友好的接待,並向曾為促進中泰友好作出貢獻的泰國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謝意。他還向遭到水災的泰國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慰問。
鄧小平回顧了中泰兩國人民兩千多年友好交往的曆史和傳統友誼。他指出,自從兩國在1975年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的發展是令人滿意的。今年初,江薩總理訪問中國,雙方簽訂了貿易協定和科學技術合作協定;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年年日益增加,兩國友好合作有了新的發展。
鄧小平說,在中泰兩國人民長期的交往中,有不少中國人遷居泰國國籍,同當地人民融合在一起,這是可喜的現象。他說:“我國政府一向讚成和鼓勵華僑自願選擇泰國國籍,凡是取得泰國國籍的,就自動失去了中國國籍,他們就應當盡泰國國民的義務。對那些還保留中國國籍的華僑,我們希望他們遵守泰國的法令,尊重泰國人民的風俗習慣,同泰國人民友好相處。他們的正當權益應當得到保障。我們希望旅泰僑胞繼續為增進中泰友誼,為泰國的經濟、文化和社會公益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談到中國對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政策時,鄧小平重申中國一貫支持東盟和平、自由、中立的政策。他強調東盟堅持這個政策、堅持本身的團結,是亞洲、太平洋和平、安定的一個因素。
當問到中國是否會向東盟國家提供經濟援助時,鄧小平說:“我們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國家很窮。”中國過去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援助是有限的,“我們相信,隨著我們四個現代化的發展,我們有可能較多地幫助世界發展中國家。”“至於東盟國家,差不多比我們還發達一些。我們的水平不如東盟。中國和東盟應該建立互相援助、互相支持的關係。”
鄧小平指出,中國將在它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同東盟國家發展貿易和科技方麵的交往。
在記者招待會上回答問題時,鄧小平還重申了黨同黨的關係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應該區別開來,使這樣的問題不影響國家之間關係的發展。
他說:“在我們同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中,不僅是在和泰國的關係中,都存在一個同共產黨的關係問題。這樣的問題是曆史形成的。既然是曆史形成,就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解決。我們同東盟各國就首先是相互諒解,認為這樣的問題不妨礙我們建立相互關係、發展相互關係。在這樣的諒解下,我們實現了關係正常化,建立了外交關係。”
鄧小平表示,“我們中國不隱晦自己的觀點。我們認為,國家與國家,人民與人民之間交朋友,要講真話,要相互諒解,才能發展相互合作。說假話,虛偽,甚至出賣靈魂,是得不到友誼的。”
泰國總理江薩和外長烏巴蒂出席了記者招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