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馬來西亞的經驗
鄧小平聽取馬來西亞經濟發展情況介紹,意在“取經”,將其成果和經驗應用於中國的改革發展中。
11月11日上午,鄧小平副總理在馬來西亞不管部長達圖·穆罕默德的陪同下,在馬來西亞總理辦公室聽取了馬來西亞了經濟發展情況的介紹。
馬來西亞總理辦公廳計劃招待處長達圖·蘇菲安·馬傑德向鄧小平詳細介紹了馬來西亞社會經濟發展的情況和麵臨的主要問題。
他說,自從1966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以來,馬來西亞的國民經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原料產量有較大的增加,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有了很大增長。在第二個馬來西亞計劃(1971~1975年)期間,馬來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71%。1977年,馬來西亞按人口平均的國民收為951美元。
馬傑德對中國客人說,馬來西亞人口為1250萬,就其經濟結構而言,馬來西亞仍是個農業國。他說,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的目標是,不分種族地提高所有馬來西亞人的收入水平和增加其就業機會,以減少、直至最終消除貧困。第二個目標是,加速改革馬來西亞社會結構的進程,以糾正經濟的不平衡,從而通過經濟作用來減少和最終消除種族差異。他說,國家現在正處於執行第三個馬來西亞計劃(1976~1980年)的中期,雖然仍有許多工作要做,但是,馬來西亞有信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聽完介紹後,鄧小平說:“祝賀你們取得的重大成就。祝願你們在發展自己的經濟方麵取得更大成就。”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給鄧小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時的鄧小平腦子裏已經在思考中國的經濟如何發展。馬來西亞的這個“經”對中國是有啟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