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交錯的視線,啟程的詩篇 第四章 響徹天際的清唱曲 6.黎明色的祈禱(1 / 3)

《黎明色祈禱文》,由古亞蒂語記敘的經典詩篇,伴隨著第一次聖禮——創世聖禮,便由人類口耳相傳的形式流傳了下來,正如其名字一樣,詩中充滿了黎明色,人類文明的黎明之色。這部長詩,浪漫地記載了那個天地洪荒的時代,記載了那場創造了普利恒世界的初始聖禮,記載了人類先民們的辛苦耕耘。

無論是數千年前那個主宰世界的普利恒聯邦還是現在退隱繁衍的希伯來爾,信奉科學的人們,唯有對這創世的故事深信不疑,唯有對這故事中創世紀的執行者,奉為神明一般的崇拜。

神族?妖族?在那個傲視蒼生的時代,唯有詩篇中的創造者是科學子民們真正的信仰。這種思想也對後世的拉馬丹神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聖詠,就是以詠唱的方式將經典敘述出來。既然《黎明色祈禱文》在七千年前歌頌了人類先民在初生星球上的耕耘,那麼它就同樣能夠在三千年前鼓舞著陷於亡國之殤的人們在封閉的土地上繁衍生存。

透過微小的擴音裝置,艾麗西亞清揚的聲音擴散到了希伯來爾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大都市還是小村鎮,科學之都的每一塊顯示屏上,都顯示的是同一個畫麵——一身白色連衣裙的美麗少女,雙手合實在胸前,祈禱般地詠唱出不朽的詩篇,沒有任何伴奏的映襯,素裹的歌聲盡顯了莊嚴與神聖。

這一時刻,三十萬希伯來爾人,無不閉上雙眼,在心中虔誠地進行著祈禱,當唱至那艱苦卓絕的歲月,不乏有人落下了眼淚,這是一個在絕境中掙紮的民族才能體會到的情感,就算是經曆千年歲月的衝刷,這份感情也深深烙印在了骨髓裏,難以磨滅。

廣場邊的石柱上,維吉爾看著身邊原本活潑的少女米婭此刻落下了眼淚,遊吟詩人平日的輕浮完全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神色中那深深的留戀和憂傷。

遠方都市中心的巨塔上,來自落日山脈外側的一行人,盯著顯示器上的白衣少女,麵帶著不同的表情,思考著不同的事情。卡梅爾法師仔細聆聽著祈禱文的內容;團長盡職地做著警戒工作;年輕的騎士依舊是一副溫和的笑容,完全看不出在想些什麼,而蒼老的班圖主教凹陷的眼窩竟然濕潤起來,幹枯的聲音帶著那罕見的感情說道:“對不起,真的對不起,少主……”

巨塔邊一座小山丘上,希伯來爾學院的院長室中,喬亞斯老人看著手中一張照片,淚水已經沾濕了衣襟。照片上,一個精幹的年輕科學家站在一部巨大的機器旁,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克萊恩,幫幫你的孩子吧。”

雲海之上,大空戰艦俄勒岡底斯號的最上層甲板,“彌日之蛇”第四支柱“血紅皇”哈諾客?該隱,佇立於驟風之中,銀色長發隨著寒風風飄舞。憑著那超人的聽覺,他聆聽著夜空中飄蕩的悠揚歌聲,腥紅的雙眸搖曳著諱莫的光芒,望著天空浩淼的雙月,他冰冷地喃喃道:“你現在幸福嗎,艾麗西亞?”

一段悠長的獨唱之後,作為啟程之詩的序章敘述完畢了。低沉的管風琴音再度響起,在艾麗西亞的帶領下,千名唱詩班成員開始合唱《黎明色祈禱文》中描述人類耕耘文明的讚美詩部分。

溶於和聲之中,絲毫沒有減輕艾麗西亞的責任,在這詩文詠唱的三十分鍾內,艾麗西亞一直引導著千人的合唱。而在其後的演出部分,她飾演的便是那個以宇宙為雙瞳、司掌著審判與仲裁的創世者。

整個儀式,堅強的少女沒有出現一絲一毫的紕漏,將其完美的一顰一笑展現給了全體希伯來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