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1什麼是食物營養素
食物是指可能用來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可食物質,它能供給人體能量,調節人體生理功能以及促進生長發育的需要。
營養素是指食物內所含有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脂類、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這六大營養素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蛋白質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皮膚、肌肉、內髒、毛發、韌帶、血液等都是以蛋白質為主要成分的形式存在的。食物中蛋白質的功用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維持人體組織的生長、更新和修複,以實現其各種生理功能;二是供給能量。
脂類包括脂肪和類脂。脂肪是甘油和脂肪酸的化合物,在人體成分中約占132%,脂肪的發熱量極高,其功用主要是供給能量,又是糖的後備物質,占供能第二位。類脂是磷脂、糖、膽固醇等化合物的總稱。其中的膽固醇和磷脂是構成細胞膜及參與各種生理功能活動所必須的。生活中食用的的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豬油、牛油等,都是以脂肪為主要成分的脂類。
人體是由有機物、無機物和水按一定比例結構組成的,蛋白質、脂類、維生素、糖類是有機物。無機物也叫無機鹽,又叫礦物質,它包括了金屬元素及這些元素組成的各種化合物。無機鹽的種類很多,功能各異,約占體重的5%。它在體內的功能可分為構造人體組織和調節生理機能兩大類。對人體特別重要的有鈣、磷、鉀、鈉、鎂、氯等11種微量元素。
糖類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又稱碳水化合物。它包括單糖、雙糖和多糖。經常食用的單糖有葡萄糖、果糖;雙糖有蔗糖、麥芽糖、乳糖;多糖有澱粉和纖維素等。糖是人體各種生理活動和勞動、工作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人體約70%的能量靠糖來供給。
維生素是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在體內含量很少。目前已發現的維生素有二十多種,其功能是多方麵的,在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發揮著調節作用。如果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可引起物質代謝障礙,叫做維生素缺乏病。
水在體內占比例最大,它還和無機鹽一起構成鹽溶液,維持人體的內環境,使身體內的細胞生活在一個穩定的環境裏,並參與生理功能的調節。
食物中的營養素經過人體消化、吸收等一係列複雜的新陳代謝過程後,被身體中的組織器官所利用,以維持生命,促進生長發育,調節生理功能,保證人的身體健康。
2為什麼要講究
吃的營養
在生理科學沒有普及的時候,人們吃飯一是飽肚,二圖可口,把吃飽、吃好作為吃的最高要求。而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已經不滿足“饑餓規律”的支配,從科學的角度要求自己的飲食,講究營養、熱量和對身體的作用等等。營養素最基本的有蛋白質、脂類、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六大類,是人類身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和抵禦疾病的物質基礎。各類營養素都有自己特有的功能,也有人體需要的能量。雖然每人每天的需要量並不大,但它們不能或很少能在體內合成,而必須靠食物來提供。如果每天隻食用一種食物,人體就不能得到足夠數量和適當比例的營養素,隻有每天攝食多種多樣的含有不同成分的食物,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所以人們吃的目的主要是獲得營養。根據生活實踐和研究,一個成人一天的飲食大體可按如下要求來安排:
(表《家庭醫生百科》358)
3維生素對人體的主要功用及來源
人體對維生素需求量不大,但絕對不可缺少。體內維生素缺乏,會導致物質代謝障礙,影響正常生理機能,嚴重的還會由此而引起病症。根據維生素溶於脂肪和溶於水中的溶解性質的不同,又分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主要是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脂溶性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幾種主要維生素的功用及其缺乏症、過多症及補充來源見下表:
(表《家庭醫生百科》359)
人體需要的維生素要從各種食物中攝取,隻要我們不偏食,注意飲食營養的多樣化,並在食物的烹調、加工、洗滌和貯藏等過程中盡量避免各種維生素的丟失,就能滿足機體每天對維生素的需要。
4人體能量從哪裏來
人體好像是一部機器,隻有持續不斷地供給能量才能維持心髒的跳動及正常的生理活動。
它所需的能量是從哪裏來的呢?是由糖、脂肪、蛋白質在氧化過程中釋放出來的。每一克食物成份徹底氧化時所釋放的能量通常被稱為該食物成分的卡價,一般每克糖徹底氧化時釋放出41千卡的能量,每克脂肪完全氧脂可釋放出93千卡的能量。釋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熱的形式釋放出,用來維持體溫,一部分則貯存於三磷酸腺苷(AIP)中,作為機體所需能量的主要直接來源。
人每天消耗的能量,一方麵是滿足人體基本生理活動的需要,這稱為基礎代謝,如心髒的跳動、肺的呼吸等,一般一個人24小時最低消耗能量約為1000千卡~1800千卡;另一方麵是滿足人的勞動所需。一般地說,一個輕體力勞動者,加上基礎代謝所需的能量,每天約需2500千卡,中體力勞動者約3000千卡,重體力勞動者可高達4000千卡以上。
5食物是怎樣在人
體裏被消化的
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種營養成份,不能直接被人體利用,而是經過消化器官消化吸收後,才能加以利用。所謂消化,就是指外界食物經過消化道的運動和消化的作用,將吃進的食物分解為可以被吸收的成份的過程。經過消化的食物成份通過消化道進入血液循環的過程叫做吸收。
在消化過程中,通過消化酶的作用,食物由構造複雜的大分子分解成構造簡單的、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這叫化學性消化(酶的消化)。化學性消化得以完成,還須有消化管的機械作用來配合。通過牙齒的咀嚼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與消化液混合,這叫做機械性消化(物理的消化)。還有一種消化是由於寄生在腸內的細菌的作用,使食物分解、發酵和腐敗,叫做細菌性消化(生物的消化)。
消化器官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大部分構成。消化道又可以分為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大腸(盲腸、結腸、直腸)幾部分,全長約9米。其結構大致分三層:粘膜、肌層和漿膜。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腸腺、肝和胰腺等。完成機械性消化主要靠消化道的運動,完成化學性消化主要靠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這些腺體分泌的消化液都分別從相應的消化道各個部位排出。經過消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血液,而剩下的食物殘渣則通過肛門排出體外。
6十種主要營養品
及其來源
蛋白:肉、禽、魚、幹豆、青豆、蛋、奶酪、果仁、瓜籽。
糖:穀物、土豆、幹豆、玉米、麵包、糖。
脂肪:酥油、油、奶油、人造黃油、色拉油、鹹肉、香腸、果仁、瓜籽、花生油。
維生素A:肝、胡蘿卜、白薯、綠葉蔬菜、奶油、人造黃油。
維生素C:菜花、檸檬、柑桔、番木瓜、芒果、草莓、卷心菜、土豆、西紅柿、綠葉蔬菜。
維生素B1:瘦肉、果仁、粗糧、主副食營養品(諸如粗麵包、強化麥片)。
維生素B2:肝、牛奶、酸乳酪、綠葉蔬菜、粗糧、營養豐富的糧食製品。
煙堿酸(抗癩皮病維生素):肝、肉、家禽、魚、花生、粗糧、營養豐富的糧食製品、幹豆、青豆、果仁。
鈣:牛奶、酸乳酪、沙丁魚、帶骨大馬哈魚、肉卷、蔬菜、芥末、蘿卜葉。
鐵:牛羊肉、肝、強澱粉、梅脯汁、幹豆、青豆,綠葉蔬菜、粗糧、營養豐富的糧食製品。
7哪些食物含蛋白質高
蛋白質含量被人們公認為是衡量食物營養價值的最主要的標準。蛋白質能增進人體生長,構成人體的新蛋白;能修補人體損壞了的組織,恢複人體健康;製造內分泌素,調節生理機能;還能作為人體熱能的補充來源。
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位是氨基酸。目前已發現的氨基酸有三十多種,其中有十種人體不能自製。根據食物中蛋白質含氨基酸種類,可把食物分為三類:一類是完全蛋白質食物,這類食物主要有乳類、蛋類、肉類和魚類,此類蛋白質中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和成分最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二類是半完全蛋白質食物,這類食物主要有豆類、硬殼果類等,此類食物中雖然含有重要的氨基酸,但種類不全;三類是不完全蛋白質食物,這類食物主要有穀物中的玉米等,此類食物蛋白質中所含氨基酸種類不全,而所缺少的正是人體所不能自製的。
在發達國家中,人們需要的蛋白質有56%是來自肉、蛋、奶、魚,有34%來自糧食;而在一些生活條件較差的第三世界國家中,僅有21%的蛋白質來自肉、蛋、奶、魚。看來,要獲取更多的完全蛋白質,要在發展農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漁業和畜牧業。
8鋅是人體不可缺
少的營養素
鋅是一種很微妙的礦物質,但近二十年來才被科學家們認識到,它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之一。
鋅可幫助人體的細胞分裂。如果缺乏鋅,人便變成夜盲。鋅還可以使人更聰明。科學家對老鼠進行試驗,服用額外數量鋅的一組老鼠,比對照組在迷宮中找到出口的時間快得多。
人們如果受傷或動手術,鋅可以把組成新的細胞的蛋白質和把這些新生細胞結合起來的骨膠原大量地和快速地運到受傷部位,從而使傷口愈合加快。在醫院進行的試驗證明,服鋅片的一組手術病人平均在手術後18天即出院,而對照組為37天,相差竟達19天。
鋅對健美的皮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它還可治療臉上的粉刺、痤瘡和各種丘疹和疙瘩等。瑞典的醫生們進行了試驗,他們給長粉刺的病人服用135毫克的鋅,經過三個月後,這些病人的粉刺都減少70%,他們還進行另一種試驗,把病人分為3組,分別給他們服用鋅、維生素A和鋅加維生素A。經過三個月的療程後,第一、三組服用鋅的病人,他們的粉刺減少80%,而第二組隻減少30%。
鋅還可以使人對甜味的味覺增加,減少了對糖的攝入量,因而也是減肥的手段。有些巧克力成癮者,便采用“鋅食譜”進行治療。
鋅還可與維生素B6一起治療精神分裂症等等。
人體每天對鋅的需要並不多,一般15毫克便夠了,但仍有不少人患鋅不足症,尤其劇烈運動和耐力項目的運動員和重體力勞動者,每小時可出汗幾公升,而每一滴汗都含有少量鋅。這些人如果不服用鋅片,單從食物中吸取鋅是不夠的。據美國對長跑運動員的調查,有23%的人鋅水平較低。此外,很多食物在加工過程中使鋅大量損失,如罐頭食物中鋅的含量較少,白麵在加工中損失75%,含銅成分多的食物鋅則被擠走了,服用避孕藥片也影響對鋅的吸收。
食物中含鋅豐富的有:海味(最豐富的是蠔)、牛肉、家禽、豆類、堅果仁(如核桃等)、瓜子類和麥芽等。
9為什麼說雜吃就是營養
營養學家認為人體必需的營養有七大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和纖維素,總共五六十種,洋洋大觀,缺一不可。而幾乎沒有一種天然食物是“萬能”的,能提供我們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簡單通俗地講,營養就是飲食要多樣化,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均衡而充分,廣吃兼收,才有利於身體健康。
日本癌症研究振興財團和國立癌症中心,根據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防癌十二條,其中第一條是營養攝取要平衡,第二條是每天飲食要變化。美國農業部和衛生部最新修訂的“飲食指南”,開門第一條也是要吃多種多樣的食物。
一天的飲食要有主食、副食。主食除了米飯最好吃點麵點,甚至玉米、薯類;副食除魚肉禽蛋之外,要多吃豆製品,素菜要保證有一半是綠葉類,最好能補充奶類和水果。
10青春期怎樣適當攝取
維生素食品
維生素是人體進行物質代謝、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保持身體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類營養素。青春期維生素A、B、C、D、E等不足,易引起成長停滯、發育畸形等。
維生素A對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青春期生長發育極為重要。青春期每人每天所需維生素A的量約為5000國際單位~6000國際單位。缺乏維生素A,人還易出現夜盲症等。維生素A在食物中以動物的肝、乳、蛋、魚肝油等含量最豐富,新鮮萵苣、油菜、白菜、青豌豆、芹菜、胡蘿卜及嫩玉米中含量亦多。
維生素B1有展平皮膚皺紋之功效,還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保護神經係統和健全心髒功能。維生素B1對調節糖、脂肪代謝等有著特殊功能。青春期每人每天需維生素B118毫克、維生素B225毫克、煙酸18毫克。這些維生素在糙米、粗麵、小米、玉米中含量最豐富,其次是酵母、豆類、青菜、水果、瘦豬肉、肝、蛋類中含量也不少。
維生素C對提高身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有重要作用。青春期每人每天需維生素C80毫克~100毫克。維生素C多存在於新鮮水果及蔬菜之中,尤以鮮棗、西紅柿、柑桔、葡萄中含量最豐富,白菜、芹菜、萵苣、菠菜、豆芽中也含量不少。
維生素D能幫助腸道吸收足量的鈣、磷,並對骨骼的鈣化起著重要作用。青春期每人每天需要量約為400國際單位~800國際單位。食物中以魚肝油中含量最多,其次為牛奶和蛋黃。人體經日光照射後,也能產生維生素D。所以,隻要平時注意飲食,適當曬太陽,一般是不會缺乏維生素D的。
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的維生素,有保護細胞不受強氧化基損傷侵蝕的作用,能推遲細胞的衰老過程。青春期每人每天需要量為100毫克~200毫克。食品中芝麻、花生米、乳類、蛋類、牡蠣等富含維生素E。
11腦力勞動者的飲食原則
腦力勞動者怎樣適應環境,開發智力,先要注意大腦的營養。實驗證明,食用含量不同的蛋白質食物,對腦的活動有明顯的影響。腦內最多的脂類是卵磷脂。服用大豆磷脂,可使人的精力更充沛,同時對神經衰弱也有較好的療效。維生素中的尼克酸和硫氨素對腦最有影響。它們通過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作用,影響大腦對能量的需求。對腦力勞動者的大腦營養有好處的食物有:大豆、雞蛋、魚蝦、肉、蔬菜和水果等。由於腦力勞動者的活動量較小,對脂肪和糖的消耗量不大,因此,過多食用含糖和脂肪的食品,就會造成身體肥胖。
12體力勞動者的飲食原則
體力勞動者的特點之一是消耗能量多,需氧量高,體內物質代謝旺盛,代謝率高。在從事體力勞動的過程中,還有不少人不同程度地接觸到有害物質,對人體有不良影響。通過合理的飲食可以解除或部分抵消這些有害物質。保證供給體力勞動者足夠的熱量,不僅有利於健康,而且可使勞動者獲得動力,提高勞動效率。因此,體力勞動者應多吃一些糧食,適當增加蛋白質和脂肪,吃一些動物食物,如肉、蛋類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對人類的影響是各種各樣的,它們侵害人體後會使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發生複雜的變化。因此,應盡量消除這些危害,使營養全麵而均衡,各營養素的比例適當。在均衡營養的基礎上,針對某些特殊工種的特點,補充特定的營養成分,以保證特定器官不受損害。
13汽車司機
要多吃甜食
奧地利的醫生們化驗出事汽車司機的血液成分(指出事責任在司機方的),發現含糖量明顯偏低。學者們認為,血液裏缺糖,引起血管狹窄,致使注意力不集中。通過用自動練習設備做實驗,那些試驗前24小時沒有吃糖的司機,比吃了各種甜食的司機反應遲鈍得多。因此,醫生們建議跑遠道的汽車司機,要隨身攜帶裝含糖牛奶的保溫瓶。這有助於減少事故。當然,糖也不能吃得太多,以免引起糖尿病。
14粥是補人之物
您喜歡喝粥嗎?可知曉它對人體的保健作用嗎?粥,稀軟糜爛,既有利於減輕消化器官的負擔,更利於營養的吸收。自古人們對粥就很重視,清代著名醫學家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雲:“病人、產婦,粥養是最宜”,並特將粥譽之為“世間第一補人物”。
祖國醫學中,各種糜粥也為祛病延年的一種療法,稱為“粥療”。古代,《千金方》、《食療本草》、《食鑒本草》等醫書均講述了多種糜粥。李時珍《本草綱目》在“粥”專節裏,載粥六十二種之多,詳列功用主治。現代,粥廣泛地應用於多種急、慢性疾病的防治、病後調理以及老人、幼兒、產婦、身體贏弱者的攝生保養等方麵。粥的種類,根據其原料分為白粥、食品粥、藥粥等。
白粥:純用大米、粟、麥、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種仁加水烹製而成。如玉米麵粥,和中開胃,可預防心血管病;大麥粥能促進胃潰瘍愈合,是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良好飲食。河南新鄉出品的“衝調粥”,係用優質大米、玉米精製而成,熱水衝調即成粥糊,食用方便,易於消化,老幼皆宜。
食品粥:即在白粥中增添了蔬菜瓜果、魚類、禽畜肉類食品烹製而成。如菠菜粥,和中補血,潤腸通便;芹菜粥,去暑熱,利大小腸;胡蘿卜粥、寬中利氣,能預防血壓;薑粥,發散風寒,溫中止痛;雞汁粥、牛乳粥,補益精氣,治虛損體弱;動物肝粥,能補肝明目;芝麻粥,調腸通便,治大便秘結。
藥粥:是在白粥或食品粥的基礎上加用一些中藥。藥粥是“粥療”中潛力最大、應用最廣、保健作用最強的一類粥。如川烏粥(生川烏研麵煮粥),祛風利濕,治關節腫痛及四肢麻木;黃芪粥可補氣;黨參粥能健胃;鹿角粥助陽治虛;蘇子粥,利膈順氣、豁痰止喘;荷葉粥,降低血脂,減脂頗效;冠心粥(白粥加山楂醬、菊花晶、金銀花露各一匙),對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有輔助療效。
粥是我國日常膳食之一。依據個人身體狀態適當加些藥物,堅持經常食用,定能起到祛病延年之效。
15不宜用生水煮飯
人們煮飯時,都習慣用生冷的自來水,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生冷的自來水含有一定數量的氯氣,在燒飯過程中,它會大量破壞糧食中所含的人體不可缺少的維生素B1。
據測定,用生冷的自來水燒飯,維生素B1的損失程度與燒飯時間、燒飯溫度成正比,一般情況下,損失30%左右。如果用燒開的熟水燒飯,維生素B1就可以免受損失,因為燒開後的熟水,氯氣已經隨水氣蒸發掉了。
16黃豆是微量元素庫
提起黃豆的營養價值,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黃豆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以及尼克酸等。其實,黃豆的營養價值遠非這些。據研究發現,黃豆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
測定結果表明,在1000克黃豆中含鎂22367毫克、鈣25920毫克、錳278毫克、鐵1841毫克、鉬155毫克、鋅161毫克、銅156毫克、鈷39毫克、鍶39毫克、鎳04毫克、氟15毫克、鉻05毫克、鉻05毫克、硒03毫克、釩03毫克。這些元素在黃豆中的含量明顯高於同一地區其他作物中的含量。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具有促進酶的催化作用,參與激素的分泌和新陳代謝,與人體免疫功能、生長發育有密切關係。
研究發現,人體攝入鈣、鎂、錳、硒、鈷、鋅等不足,或攝入鎘過多,都會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和中風等病發生。
17烹飪時怎樣才能
保護營養素
做米飯:淘米不要搓洗和浸泡過長時間,衝洗次數不宜過多。最好采用燜飯和蒸飯法,少采用撈飯法;如果撈飯,米湯可以做稀飯,但盡量不加堿。
做麵食:多用蒸、烙,少用油炸。煮麵條,水餃的湯應該設法食用。
做肉類食品:應該多用炒、蒸、煮的方法,既能保持製品鮮嫩,又能保存比較多的營養素。骨頭最好拍碎煮湯,並加些醋,這樣可以促進鈣的溶解,有利人體對鈣的吸收。
做蔬菜食品:多選用新鮮蔬菜。在洗菜時,不要在水中浸泡過久,洗了就切,大小適當,切後就炒,急火快炒,不棄湯汁,現做現吃。
18豆製品的營養比黃豆好
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膽固醇的含量卻比較低。黃豆還含有4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如果把黃豆炒、煮、爆後食用,人體對它所含營養的吸收率隻有50%左右,一半都被損失掉了。因為黃豆裏有一層薄而結實的細胞膜包著它含有的營養收分,不把這層細胞膜破壞掉,營養成分就不容易被人體吸收。黃豆裏還有一種胰蛋白酶抑製素,它如果沒有沒破壞,又會妨礙人體內胰蛋白質的消化利用。過多地吃炒、煮、爆的黃豆,往往會感到肚子發脹或者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瀉,其原因就在這裏。
用黃豆製成的豆製品,情況大不一樣了。由於黃豆經過技術加工後,裏麵的細胞膜和胰蛋白酶抑製被破壞了,它的營養成分就容易為人體所吸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也不受妨礙了,所以,豆製品的營養比黃豆好。
19烹飪畜肉的最佳時間
食品檢驗的結果表明,一般剛屠殺的畜肉為中性或弱堿性(pH72~74之間)。因肉中澱物粉酶的作用,動物澱粉和葡萄糖變為乳酸,使肉質開始僵硬。一般情況下,夏季宰後的畜肉經過2小時,冬季宰後的畜肉經過4小時開始僵硬,這時肉中三磷酸腺甘迅速分解,形成了磷酸,PH值繼續下降至5~4,到此,肉質即完全僵硬。在澱粉酶的繼續作用下,完全僵硬後肉質又開始變軟,產生一定的彈性與肉汁。由於蛋白質的凝固,此時畜肉的表麵會形成一層有光澤的膜,能阻止微生物的侵入,這種現象也叫“後熟”。所以說豬、牛、驢、馬等大牲畜宰殺後,夏季要經過1~2小時,冬季要經過3~4小時後開始烹飪為宜;鳥類可比這些肉類早1小時烹飪。宰後24小時前後是乳酸在肉中積蓄量最高的時刻,這時是營養最佳時間。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都認為宰殺的畜肉下鍋的時間越短越好吃,其實不然。實踐證明,畜肉必須經過“後熟”過程,才能更味美可口。剛宰殺完就下鍋,畜肉往往肉質硬韌,不易煮爛。
20吃凍肉比吃鮮肉好
鮮肉與凍肉相比,還是凍肉好。從衛生角度看,新殺的豬肉裏存有各種細菌,例如豬黃疸。黃膽病藏於骨骼、血液和肉中,而經過冷凍的肉,細菌則多已排出或死掉。從肉質上看,鮮肉多雜汁,比凍肉多腥味、酸味。目前,國內外新鮮肉類大都采取了“排酸處理”,即食用畜類屠宰後,先掛起來控24小時以上,待體內水分、汙血等流淨,餘溫冷卻後再放入冷庫儲存。
吃凍肉切忌用熱水燙化,因為這會使凍肉的脂肪和維生素受到損失,還會失去鮮味。
21吃雞蛋的學問
雞蛋是營養豐富的食品,若能科學食用,可大大提高其營養價值。
(1)搭配食用效果好。雞蛋與大豆合食,可提高大豆蛋白對人體的作用;雞蛋與牛奶配食,不但可補償牛奶中所缺少的礦物質,而且味道香甜,可以增進食欲。兒童生長需要有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所以,吃雞蛋時應適量配食蔬菜和水果等。
(2)嫩吃雞蛋易消化。雞蛋營養價值雖高,但食法不當,仍不能很快被人體消化、吸收。據實驗,煮嫩的雞蛋在胃中消化需15小時;全熟的雞蛋由於蛋白質分子凝固得非常致密,成為膠性物變得發硬,因而需3小時才能消化;煎、炒雞蛋,進入胃腸中不易和消化液接觸,必須待油脂被消化掉,雞蛋才能與消化液“見麵”,因而消化、吸收也很慢,約25小時。由此可見,煮嫩雞蛋最易消化,從營養學角度來看,蒸雞蛋羹、水汆蛋、蛋花湯等食法最可取。
22常見食物中的營養之最
(每百克中的含量)
含蛋白質最多的穀物是黃豆
(363克)。
含蛋白質最多的動物食物是雞肉
(233克)。
含鈣最多的是蝦皮(2克)。
含維生素A最多的是雞肝
(5萬單位)。
含維生素B1最多的是花生米
(103毫克)。
含維生素B2最多的是羊肝
(375克)。
含維生素C最多的是鮮棗
(380毫克)。
含鐵質最多的是黑水耳
(0185克)。
23西紅柿是夏蔬佳品
西紅柿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汁飽肉肥,酸甜爽口,營養豐富。據分析,每百克西紅柿含蛋白質12克、脂肪03克、糖26克、熱量18千卡、鈣8毫克、磷11毫克、鐵08毫克、胡蘿卜素031毫克、果酸2克,以及維生素PP、硫、鈉、鉀、鎂等物質。營養學家研究測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鮮西紅柿,即可滿足人體對幾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西紅柿含的“番茄素”,有抑製細菌的作用;含的蘋果酸、檸檬酸和糖類,有助消化的功能,對腎炎患者有利尿作用。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西紅柿中還含有一種抗癌、抗衰老的物質——穀胱甘肽。臨床測定,當人體內穀胱甘肽的濃度上升時,癌症的發病率明顯下降,還可推遲某些細胞的衰老。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晨生食西紅柿200克,可降血壓;夜盲症患者每日用鮮西紅柿250克、豬肝60克煮熟作菜食用,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牙齦出血者每日用鮮西紅柿60克蘸白糖連吃半個月,有止血作用;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每日飲西紅柿汁2~3次能助消化;西紅柿和西瓜汁混合服用,可治發燒煩渴;西紅柿洗淨切片煎湯代茶飲,可防暑。盛夏,每日食鮮西紅柿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24冬季多吃黃豆芽好
在各種綠色的蔬菜中,都含有比較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不但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而且還可以預防壞血病等多種疾病。但是,冬天新鮮蔬菜比較缺乏,人的食用量不多,人體中維生素C的來源也就大大減少。因此,冬季是維生素C缺乏症的高發季節。在冬季怎樣才能補充身體中所需要的維生素C呢?最好的辦法是多吃些質脆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黃豆芽。根據醫學家測定,大約在100多克黃豆芽裏,就含有10毫克左右的維生素C,一個正常的人每天大約有70毫克左右的維生素C就夠用了,一個人如果每天能吃1斤黃豆芽,就能補充50毫克左右的維生素C。所以,黃豆芽是補充人體維生素C的好食品。另外黃豆芽除了含有比較豐富的維生素C外,還保存了大豆原有的全部營養成分。
25猴頭菇的營養價值
猴頭是一種著名的食用菌。我國的野生猴頭數量較少,主要產於東北的大、小興安嶺。現已能工人培養。鮮嫩的猴頭,味道鮮美無比。因此,曆來猴頭與燕窩、熊掌、海參並列為四大名菜。食用時,需選擇頭大、刺短的猴頭,烹調前將它浸入水中,然後擠壓3次,每次擠壓後換水1次,配雞、鴨、火腿肉等菜煮,鮮美無比。
猴頭屬擔子菌綱。猴頭的子實,體呈白色塊狀,表麵有複刺。猴頭是一種木材腐生菌,在自然界中一般都在八九月份生長。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猴頭的藥用價值有明確的記載。元朝《飲膳正要》中記載,猴頭有利於五髒、幫助腸胃消化等功能。但以往並沒有把猴頭作藥用,後經有關醫療單位鑒定,猴頭正式作為藥物。如市場上的“猴菇菌片”、“猴菇片”等,能治胃竇炎、慢性胃炎、胃悶脹、胃痛等療效俱佳,並對上腹脹痛、噯氣泛酸、大便隱血、食欲不振有顯著的療效。
26珍饈良藥話香菇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登基時,天下大旱,遂沐浴戒葷以祈降雨。吃慣了雞鴨魚肉的皇帝,麵對滿桌素菜,正苦於無從下箸,國師劉伯溫命人獻上一盤香氣撲鼻的香菇,朱元璋不禁食欲大開,吃後讚不絕口,傳旨為宮中常備之物。從此,香菇成了歲歲朝貢的宮廷珍饈。現代科學分析表明,香菇不僅味美,而且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佳品。每百克幹香菇中,含蛋白質13克(接近肉類、禽蛋的含量),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鈣124毫克,磷415毫克,鐵25毫克;維生素B1、B2、C的含量比胡蘿卜、西紅柿、菠菜等蔬菜還要多。香菇還有一個特點:與之同烹的其它食物所含維生素B等養分不致因受熱而破壞。香菇蛋白質中含有18種氨基酸,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中,香菇就占了7種,而且多屬L型氨基酸,活性高,易被人體吸收,消化率高達80%。由於香菇中富含穀氨酸及一般食品中罕見的傘菌氨酸、口蘑氨酸及鵝氨酸等,故風味特別鮮美。
香菇還具有相當高的醫療價值,元代名醫吳瑞的《日用本草》說,香菇“益氣不饑,治風破血”,是一種使人精力旺盛的保健食品,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我國民間常將香菇用於治療小兒天花和麻疹。香菇中含有一般食物中少有的麥角甾醇,經人體吸收後,可轉變為維生素D2,從而防治佝僂病和貧血。美國密西根大學克蘭博士證實,香菇孢子上有一種檳榔狀粒子的誘抗物質,對治療流行感冒有良好效果。香菇還含有能降低膽固醇的成分腺嘌呤。日本國立營養研究所鈴木博士曾對480人進行臨床試驗,每人每天吃香菇9克,一周後,女學生膽固醇平均降低6—12%,老人組降低7—15%。據認為,對於膽固醇過高而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以及急慢性腎炎、尿蛋白症、糖尿病等患者,香菇無疑是食物療法的佳品。名古屋大學萬穀教授發現,香菇所含特殊氨基酸,能使患者尿蛋白顯著下降。臨床資料表明,香菇可治療多種腎髒疾病,且無副作用。
27烹調蔬菜時的注意事項
要吃新鮮蔬菜:因為新鮮蔬菜裏所含有的維生素C要比幹菜、鹹菜多。
要連老葉一起吃:蔬菜外麵的葉子比菜心養分高,所以不要把外麵的老葉全扔掉,光吃嫩菜心。
能帶皮吃的菜不要去皮:因為皮含維生素C最多,如南瓜、洋芋、蘿卜等。
菜要先洗後切:因為菜裏含的多種維生素,都能溶解在水裏,先切後洗,蔬菜裏含的維生素就會被洗掉一部分。
切後隨即下鍋:蔬菜裏含的維生素多半不大穩定,如果把菜切碎了不下鍋,維生素便容易被空氣氧化而損失一部分。
掌握好火候:煮菜時間不能太長,水不要太多,一般急火快炒比較好。
炒菜時要加點醋:醋對於維生素C有保護作用。
28菜要旺火急炒
有人實驗,大白菜在旺火上急炒8分鍾,維生素損失率為62%;小火慢煮20分鍾以後,維生素一般隻能保留30%。
因為蔬菜加熱到60℃時,維生素就開始被破壞,到70℃破壞得最嚴重,而到80℃以上時,維生素的破壞率反而下降。炒菜用旺火急炒,能使菜進鍋後溫度迅速達到80℃以上,避開最大的破壞溫度,這樣就能比較多地保存蔬菜中的維生素。
29吃水果不能代替吃蔬菜
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主要來源於蔬菜。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組織細胞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質。無機鹽對維持人體內酸堿平衡起重要作用。蔬菜中的纖維素雖然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糞便的排出。
水果也含有人體必需的一些營養,還具有生食的方便。有的孩子挑食,不愛吃蔬菜,家長也就隨孩子的便,誤認為買些水果給孩子吃就可以了。其實,隻有新鮮的水果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在水果淡季,不僅市場供應少,而且即使供應的也是經過倉庫貯存的,這些水果中的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C,已經受到很大損失。再說,任何單一的食物都不能滿足人體多方麵的需要,如隻吃蘋果,得到的隻是蘋果中的營養素,而蘋果中所不具備的營養素就得不到。因此,吃水果是不能代替吃蔬菜的。
30兒童健康飲食十四忌
一忌偏食:偏食將會引起營養不良,不利於智力發育。
二忌暴食:暴食將會引起消化不良。
三忌罵食:孩子在吃飯時挨罵,會造成兒童心情鬱悶,消化不良。
四忌多糖:兒童多吃糖易引起蛀牙,睡覺前更是不能吃糖。
五忌過鹹:吃過鹹食物易引起高血壓。
六忌過飽:過飽會使大量食物殘渣留存在大腸中,經細菌分解產生有毒物質,造成血管慢性病變。
七忌過快:狼吞虎咽會使唾液不能充分與食物混合。
八忌分心:邊吃飯邊看書、看電視,使消化器官獲得血液減少,引起消化不良。
九忌吃燙飯:滾燙的飯菜易使口腔、食道、胃粘膜發生燙傷,引起炎症。
十忌湯水泡飯:湯水泡飯很容易不經咀嚼就吞進肚裏,很難消化。
十一忌邊吃飯邊喝水:這樣會影響消化,引起胃病。
十二忌打鬧說笑:打鬧說笑容易使食物誤入氣管,引起劇烈咳嗽。
十三忌過冷:冰冷食物進入胃內易引起胃病。
十四忌零食:吃零食的孩子,進餐時不思飲食,會造成營養物質不足,影響發育,有礙健康。
31淘米切莫用熱水
米粒的表皮層有大量的維生素乙,維生素乙溶解於水。用冷水淘米,維生素損失得少,用熱水淘米,維生素損失多。這是因為維生素溶解於水的多少是與溫度有密切關係的緣故。也就是說米粒上維生素乙的損失,是隨著水溫度升高而增加的,所以不要用熱水淘米。
32不宜用鋁鍋、
盆盛裝飯菜過夜
鋁鍋、鋁盆怕酸怕堿。飯菜長時間放在裏麵容易產酸而腐蝕器皿,另外在這個化學變化過程中產生鋁的化合物,混在飯菜中對人體也不利。
33魚要煮熟燒透才能吃
因為鮮魚中特別是淡水魚中常有寄生蟲,如華枝睾吸蟲、異形吸蟲、橫川後殖吸蟲等,常見的華枝睾吸蟲寄生在魚的全身,以魚肉和魚頭內最多。經常吃未經煮熟的魚或是生魚肉的人,就有可能患寄生蟲病,出現食欲不振、上腹疼痛、肝腫大、黃疸、腹瀉或浮腫等症狀,嚴重者可引起腹水。因此,不能吃生魚肉,一定要煮熟燒透才能吃。
34燒焦了的魚不要吃
燒焦了的魚肉,它的脂肪呈不完全燃燒狀態,這樣能產生大量的3,4-苯並芘。這是一種較強烈的致癌物,其毒性超過黃曲黴素等致癌物。另外,魚肉裏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如果燒焦,其中的高分子蛋白質就會裂變為低分子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再經過組合,常常形成引起人“致癌突變”的化學物質。人吃了這種燒焦的魚肉對身體十分有害。
35吃鬆花蛋要用薑醋汁
鬆花蛋多用鴨蛋醃製,常常有一股水草腥味。醃製時放入了茶葉、石灰,有兒茶酚單寧及產生的氫氧化鈉等物質滲透到了蛋體中,加上蛋白質分解產生出一定的氨氣,這都使鬆花蛋具有一種堿澀味。用薑末和米醋配成的薑醋汁是調味佳品,鮮薑含的薑辣素,米醋中的有機酸,不僅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腸道蠕動,起到促進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而且這些化學成分能去腥,能中和蛋白體中含有的堿性物質,除掉堿澀味。醃製鬆花蛋時還用了一定的黃丹粉,這是一種毒性物質。鬆花蛋中蛋白質最後分解產生出的硫化氫、氨氣等物質也有一定的毒性。薑醋汁中含有的揮發油和醋酸具有很好的解毒、殺菌作用。因此,薑醋汁不僅改善了鬆花蛋的風味,還提高了鬆花蛋的食用價值。
36隔夜白菜湯不宜喝
白菜含有豐富的硝酸鹽,煮熟放一夜後,因細菌的作用,會引起化學反應,使硝酸鹽還原成為亞銷酸鹽。這種亞銷酸鹽容易溶解於菜湯中,人喝後,大量亞硝酸鹽隨之進入胃腸道,並迅速進入血液中,使血液中的正常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喪失了攜帶氧氣的能力,使身體缺乏氧氣,引起皮膚和粘膜的發紺、青紫,嚴重者造成死亡。
37麵包治失眠
進食麵包後,人體內就會分泌胰島素,用來“清化”麵包中的營養成分。在氨基酸的代謝中,被保留下來的色氨酸是五羥色胺的前身,這種胺有催眠作用。如果你失眠,就吃一點麵包,它能使你安靜,催你入眠。如果你白天老打瞌睡,可以吃一些動物蛋白質,因為蛋白質的成分中有抗五羥色胺的作用,因而能使你興奮。美國哈佛大學進行的184項研究表明,麵包對神經統有很好的鎮靜作用,但對智力卻有一些影響。相反,吃高蛋白食品對智力和記憶力有好處。
38綠豆的藥用價值
綠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還含有維生素A、B1、B2、脂肪等,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因此,綠豆既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又是夏天清涼、解毒、止渴的好消暑劑。煮湯或煮綠豆稀飯都可,但不可燒煮得太熟,以免破壞了營養素。
在醫學臨床上綠豆還可用於治暑熱煩渴、食物中毒、丹毒、熱痢、小便不利、水腫腹脹等症。外敷可治療癤。
39黃豆和蠶豆的藥用價值
每百克黃豆含蛋白質363克、脂肪184克、碳水化合物25克,還含有鈣、磷、鐵、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用黃豆芽與鯽魚同煮可以催乳,食黃豆還可以降低膽固醇,對預防冠心病也有一定作用。
每百克蠶豆含蛋白質282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49克,還含維生素B1、B2等。鮮蠶豆葉或其莢殼用水煎後,適量放點紅糖可以治大便出血;鮮蠶豆花或蒸製而成的“蠶豆花露”,可治療高血壓、咯血、鼻衄、婦女白帶多等症。
40豆腐和豆漿的藥用價值
豆腐可以入藥,可以治療多種疾病。民間有許多用豆腐治病的偏方。如:用醋煎白豆腐,可治痢疾;用豆腐鍋粑炒燥後碾成末,用糖水衝服,可治婦女白帶病;豆腐渣炒焦研細,日服兩次,每次6克~9克,用紅糖水送下,對大便長期下血不愈有較好的療效。豆腐對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更有其獨特療效。豆腐含糖最低,蛋白質較多,可作為糖尿病人的主要食品。其性味甘涼,對糖尿病人的消渴有直接治療作用。此外,豆腐中的穀固醇還能抑製血中膽固醇的升高。
經研究證明,豆漿有以下幾種藥用功能。
1每天早晨1碗沸豆漿衝白糖,功效勝過牛奶,具有補虛、消肺等功能。2每天早晨1碗豆漿衝白糖蛋花湯,可以補血和防治咳嗽。3每天用豆漿煮粥吃,可以補體虛瘦弱。4豆漿1碗與麥芽糖100克混合,加水燉開後吃,可以治痰火氣喘。5每次用沸豆漿碗衝六一散(中藥店銷售)1包,一日3次,可以治尿路感染。
41豆芽菜的藥用價值
在蔬菜供應青黃不接的冬春之交,多吃些豆芽生菜,既調劑了夥食,對身體也有好處。
豆芽菜不僅較多地保存了豆類(黃、綠豆)的原有營養成分,而且它的維生素含量比豆類高得多。每50克豆芽菜含維生素C2~3克,大體和茄子、芹菜含量相等。
維生素C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缺了它,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降低,還易染上齒齦出血和壞血病等。
42芝麻的藥用價值
皮膚與肌肉的健美與否,取決於人體內營養吸收的好壞,若食物營養欠佳,就起不到保護皮膚的作用,即使每天塗抹幾次化妝品,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對婦女來說,要有光潤的皮膚,必須先有健康的體質,其次要飲食上防止偏食,以保持營養平衡。
在食物中,芝麻是能防止皮膚老化的。芝麻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並含有許多人體中必不可少的蛋白質、油、維生素B1、B2、E及鐵、鈣等營養成分,這些營養素對防止婦女皮膚幹燥、老化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43花生的藥用價值
花生香脆可口富有營養、它的仁、皮、殼、葉、油都有藥用價值。
祖國醫學文獻中記載:“花生仁性味甘辛,無毒。具有悅脾和胃、滋養調氣、潤肺化痰、清咽止瘧、催乳和增乳等功效。”花生仁能治療營養不良、脾胃失調、咳嗽痰喘、乳汁缺乏等症。花生仁外麵的紅色薄皮,中藥稱它為“花生衣”,性味甘、澀、平,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用花生衣加工製成的藥品“止血寧”,可治療肺結核、氣管擴張、泌尿生殖係統出血、齒齦出血、鼻衄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症,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有明顯的療效。因此,吃花生米時最好連紅皮一起吃。
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油酸、亞油酸以及維生素E、K和植物甾醇、磷脂等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體是大有益處的。
花生殼中的木質素,可製成一種既有甜味又不含糖的木糖醇。這種藥品是糖尿病人最好的營養品,兒童吃了還可以防齲齒。用花生殼製成的“降醇片”,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對冠心病、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等症都有一定療效。煎服花生葉對於失眠、高血壓,心髒病等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外用可治瘡毒、跌打損傷等症。
花生的營養雖然豐富,但有下列情況的,最好還是少吃或不吃為宜。
(1)割去膽囊的人。花生含油豐富,要消化它,需要大量的膽汁,而割去膽囊的人,因無膽汁貯存,就會使肝髒分泌膽汁的負擔過重,時間一久,便會損傷肝髒的正常功能,進而引發出其它疾病來。
(2)跌打損傷並有淤血者。這是因為花生具有凝血作用。對消除淤血極為不利。清代名醫趙學敏曾說過,“凡有傷痛者,忌服花生,服之瘡愈增痛”。
(3)大便溏泄者。花生中的油脂較多,多食會導致“滑腸”,加重溏泄。
44葵花籽的藥用價值
國外醫學家對葵花子的藥用非常重視。俄國人說,每天吃一把葵花子對安定情緒、防止老化、預防成人疾病有好處。美國人講,葵花子能治失眠、增加記憶力。此外,還能預防癌症、高血壓、心髒病等疾病。
45豬肉的藥用價值
瘦肉具有養肝、益血、補腎、滋陰、生精、豐肌、潤腸、利便等藥用。
肥肉具有潤肺、澤膚、補虛、通便等藥用。
豬頭肉對虛乏、痔瘡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46豬下水的藥用價值
豬下水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有一定的醫療效果。豬肝可補肝明目,治療貧血夜盲;豬胃可補胃健胃,治療食欲不振;豬腎可治療腎虛腰疼和遺精盜汗;豬腦髓對神經衰弱有補益;豬肺可用於肺虛,久咳痰喘;豬蹄有助於產婦催乳。
47冬令滋補話狗肉
狗肉是冬令理想的滋補佳品。民諺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之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吃狗肉可“安五髒、補絕傷、輕身益氣”。現代醫學臨床證明,年老體弱、畏寒怕冷和陽萎早泄、腎虛腰痛、久病體弱者,吃狗肉最為有益。
狗肉營養極其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14%,含鈣6%,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都高於豬肉和牛肉。狗肉肉質鮮嫩,肥肉少,膽固醇含量低,是許多人愛吃的佳肴。
冬令,是吃狗肉的旺季。製作狗肉頗有學問。一般是先將清淨狗肉放入沸水湯中煮5~10分鍾,撈起瀝幹,切成塊狀。將適量植物油放入鐵鍋中,加生薑絲炒至赤色,再放進切好的狗肉,炒至上色,然後倒入沙煲中,加清水過麵,另將桔皮、杞子、黨參、杜仲、巴戟等補藥放入。為避免狗肉膻味,可放入點小茴香或沙薑(藥店有售)。爾後用大火燒開,改用小火慢燉,直至肉爛即可膳食。老狗皮韌骨硬,也可用高壓煲燉,但時間不要過長。
由於吃狗肉後產熱量高,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吃後戒吃綠豆或綠豆湯,以免發脹,撐壞胃髒。
48雞蛋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據科學測定,雞蛋所含的147%的蛋白質中,包括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這8種氨基酸和人體的蛋白質組成相似。因此,人體對它們的吸收率高達997%。雞蛋脂肪含量是116%,主要集中在蛋黃裏。這種脂肪和牛奶的脂肪一樣,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此外,雞蛋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A、B2、D、E等。
雞蛋不但是營養佳品,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性味甘平,具有鎮心、益氣、止驚、安五髒和安胎的功效。
1心氣作痛:雞蛋1個打勻,加上醋兩匙一起調漿,加熱後服下。
2心髒病脈博間歇(醫學叫室早,俗稱偷停):蛋黃油。每日服1毫升,分2次服下(蛋黃油製法:熟蛋炒焦時,即有油滲出,用勺壓擠,將油取出備用)。
3產後血多不止:雞蛋3個、醋250克、黃酒1500克,放在一起攪勻,煮成1500克,分4次服下。
4先兆流產:苜蓿子5克,搗爛煎湯,濾去渣留下汁,然後把雞蛋2個打入汁中,趁熱吃蛋飲汁。
5婦女血虛,月經不調:當歸15克煮水,打入雞蛋2個,再加紅糖50克,月經後服1劑。
6咳嗽不止:雞蛋1個,去殼攪爛,另取白糖1~2匙,以水半碗溶化,煮沸,趁熱衝入雞蛋,攪和。再加生薑汁少許,早晚各服1次。
7肺結核咳血:雞蛋1個打散,調入白芨5克。每天早晨起床後開水衝服,連服數數。
8胃痙攣:新鮮雞蛋13個,打散攪勻,再加入冰糖500克,黃酒500毫升,煮成焦黃色,每餐飯前服1大湯匙,每日3次。
9頭暈眼花,腰酸無力:喜蛋(即孵化健康的胚胎)煮熟,用少許鹽蘸食,每餐前吃1個。
雞蛋白、蛋黃、蛋殼還有許多食療功能:
1用鮮雞蛋1個,黃蠟1塊(約如蠶豆大),先將黃蠟放在鍋裏溶化,然後打入雞蛋炒3分鍾,每日早晚各吃1次,可治小兒消化不良。
2把雞蛋殼洗淨炒黃,研成細末,每日服3次,每次3克,可治胃酸燒心。
3把雞蛋打開一小孔,放入大黃果1克,蒸熟,每日早晨空腹吃下1個,連服一周,可治愈尿道炎。
4吃蛋黃能增強記憶力。如果人們想保持較好的記憶力,不必去尋找膽鹼藥物,隻需有計劃地吃一點蛋黃就夠了。因為蛋黃含有卵磷脂和三甘油脂,卵磷脂被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膽鹼進入血液中,很快就會到達腦子。研究證明,有控製地供給足夠的營養膽鹼,可以避免60歲左右的人常患的記記力減退症,並可以改善各種年齡人的記憶力不強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