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這時才拉陳賡重新坐下:“主席就是要你把話全講出來,告訴你吧——中央已經改變計劃了。”陳賡長長出了一口氣,坐下後好半天才回過神來,臉上也漸漸有了血色。
毛澤東丟掉手上的煙頭,語氣深沉地對陳賡說:“告訴你,劉鄧挺進大別山,會打得蔣介石雞飛狗跳;胡宗南又被彭德懷牽製在陝北,腿拔不脫。現在,豫西一帶是個空子,你若南渡黃河,乘虛而入,在西至潼關到鄭州的八百裏戰場上,打他個昏天黑地——向東,可以支援劉鄧和陳粟的兩路大軍;向西,可以配合陝北作戰,從背後抽胡宗南一鞭子,他的八百裏秦川便在風雨飄搖之中囉!陳賡呀陳賡,你沒有錯!”
毛澤東如此大度的一席話,說得陳賡反倒不安起來。他先看看毛澤東,又看看周恩來,然後才拘謹地說:“隻是……這樣一來,主席身邊也……”
“你莫管!”毛澤東端起酒杯說,“有驚就有險,有高度就有難度;讓我和恩來背水一戰,置於死地而後生!你們放開了去打,你們打得越好,中央就越安全!”(邸延生:《曆史的真言——李銀橋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紀實》,新華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頁)
周恩來也端起酒杯,站起身將杯中酒伸向陳賡:“我陪主席給你敬酒,為你壯行!”
麵對中央兩位最高首長、全國人民的革命領袖、解放軍的最高統帥,陳賡猛地端起酒杯,站起身,語氣堅定地說:“主席、周副主席——請放心!我陳賡一定不辜負中央的重托,我代表四縱全體將士敬你們一杯!”三人用力碰杯後,一飲而盡。
第二天,周恩來陪著毛澤東去給陳賡送行。臨分手,毛澤東又風趣地問陳賡:“有個典故叫作‘破釜沉舟’,你可知它的含義呀?”陳賡心領神會地答道:“知道。過河卒一往直前,下決心不要後方!”“它出自哪裏呀?”毛澤東又問。“項羽擊秦!”陳賡答。“對嘛!”毛澤東很滿意,又補充說,“昨天言語衝突的地方,多有得罪,還望你莫怪!”陳賡不好意思地說:“是我不冷靜,不明白主席的意圖。”周恩來笑道:“我們的‘猛張飛’就要變成‘趙子龍’了!”毛澤東說:“趙子龍更好嘛,一身是膽!”
周恩來走近陳賡,向他再一次強調了陝北的困難,囑咐說:“南渡黃河以後要狠打猛打,認真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放馬逐鹿中原!”毛澤東也再次叮嚀說:“如果你們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有效的行動調動胡宗南,則陝北將難以支持……”“請主席放心!”接大任於身的陳賡斬釘截鐵地說,“四縱保證如期渡河,配合劉鄧、陳粟大軍形成‘品’字形,展開中原戰場!”
這是將帥之間妙趣橫生的戰略決策:陳賡指揮的四縱是回師陝北保衛黨中央,還是南渡黃河逐鹿中原?毛澤東毅然決定:把四縱派往中原戰場,與劉(伯承)鄧(小平)大軍、陳(毅)粟(裕)大軍一起形成品字形戰略進攻格局,給蔣介石胸前插上三把刀!可是,這樣決策後,陝北胡宗南二十多萬大軍的重包袱就要自己背。毛澤東說服陳賡和說服別人的話,還是在險境中那句習慣語:“讓我和恩來背水一戰,置於死地而後生!”小河村會見陳賡,毛澤東講韓信背水一戰的戰例,講項羽破釜沉舟的典故,引孫子“置於死地而後生”警句,其含義都在於激勵鬥誌,決戰決勝!
揮軍作戰,乘勝追擊,千裏躍進,是一種指揮境界;兵臨絕境,險象環生,能夠死地求勝,絕處逢生,又是一種指揮境界,後者比前者對戰爭指導者的要求不知高超多少倍。毛澤東每臨困境,如萬裏長征路上、陝北轉戰途中,皆能活用孫子“置於死地而後生”的軍事原則,挽狂瀾於既倒,化險阻為坦途,其高超軍事指揮藝術於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