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上麵有文章
漢代劉向在《新序》一書中講了一個趙鞅悲歎無人指斥過失的故事:
春秋末年,趙鞅任卿相的要職,執掌趙國的權柄。有個叫周舍的人,在府門前佇立了三個晝夜。趙鞅誠摯地詢問他:
“先生有何見教?”
他說:“人貴自知。如今您位高權重,聽到的都是一些奉承的話,這對您的執政是很不利的。我願做一個諤諤之臣,隨時記下您的過失,及時給您指摘出來。”
趙鞅聽了很高興,便把他留在身旁,以便經常能了解下屬對自己的批評意見。
可是,沒過多久,周舍去世了。趙鞅放聲大哭,深情地說:
“從前,殷紂王拒諫飾非,昏昏而亡;周武王從善如流,諤諤而昌。自從周舍死了之後,我再也聽不到對我的過錯的指摘了。一個執政者不能隨時聽到對他的過失的批評,或者雖然能夠聽到卻不加以改正,最後,必然要遭致滅亡的下場。我很擔心,這樣下去,我非要垮台不可。”
無獨有偶,後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對大臣說過: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死後,我丟失了一麵鏡子。
鏡子是客觀的。它的功能,就是忠實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麵貌,不以人的好惡、喜怒而有所曲順或更改。所以,古人用鏡子來比喻直諫的忠臣、諤諤的諍友,把它看作是自我認識、自我完善的有益工具。
唐代詩人鄭穀有一首詩:
舉世何人肯自知?須逢精鑒定妍媸。
若教嫫母臨明鏡,也道不勞紅粉施。
詩中說明:舉世有自知之明的人很少。要想分辨出是非、善惡、賢愚、美醜,得靠明鏡這個客觀的工具予以幫助。即使麵醜心善的黃帝的妃子嫫母走到明鏡前麵,鏡子也會告訴她,用不著打扮了。意思是說,已經鑒別出她麵容雖醜而心地是很善良的。
由於修養和識見上的差異,人們對待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的人,看法並不一樣。有些人自欺欺人,諱疾忌醫,喜歡聽奉承話、唱喜歌,而對忠言、直諫,指摘闕失的人不抱好感,甚至視同眼刺肉釘,必欲除之而後快。正是針對這種流弊,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寫了一首寓言詩,叫《昏鏡詞》:
昏鏡非美金,漠然喪其晶。
陋容多自欺,謂若他鏡明。
瑕疵既不見,妍態隨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錦帶以紋繡,裝匣以瓊瑛。
秦宮豈不重,非適乃為輕。
詩的前麵有個小引,說磨鏡工人擺出十麵鏡子來,放在妝奩裏出售。打開一看,隻有一枚明澈,其餘九麵都是漠漠然、霧蒙蒙的。為什麼會是這樣呢?鏡工解釋說,並非他的製鏡手藝低劣,乃是為了適應世人的心理需要而有意這樣做的。—凡是來買鏡子的,必定要仔細觀照一番,麵容姣好的人自然喜歡明鏡了,但這樣的人是很少的,僅占十分之一吧?而醜陋、衰老的人卻不願在鏡中看到自己的陋容與衰顏,因而他們都喜歡“漠然喪其晶”的昏鏡。
詩的主旨是諷刺那些護短自欺、文過飾非的人。他們以昏鏡為寶,看不清真實容貌以後,就可以把自己隨意想象成百般妍美,一天照上四五次,自詡有傾城之貌。結果,對昏鏡飾以綺繡,寶若瓊瑛,什襲珍藏起來。傳說中的可以照見人的肝膽的秦宮明鏡,並不是不貴重,隻是因為不適合陋貌衰容者的心意,便被看成一錢不值了。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那些諱疾忌醫的人,如果執一方之政,事情當然難以辦好;以之律己,也是肯定不能有所成就的。
(1964年初稿,1984年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