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縣長可不是芝麻官(1 / 2)

1994年,周星馳,吳孟達這對黃金搭檔,拍了著名的喜劇《九品芝麻官》,劇裏把一縣之長稱為“芝麻官”。無獨有偶,豫劇電影也有《七品芝麻官》,這部電影在本地流行更加廣泛,也是把縣令稱為“芝麻官。”。後者當中的名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更是社會上廣為流傳。

“鑼鼓喧天齊把道喊,青紗轎裏坐著我七品官,想當年在原郡我把書念。”的經典唱段,經常隔壁豫省的王牌節目《梨園春》上演,魯城本地人經常去《梨園春》的舞台上表演這首曲目。孫母徐芝也是該節目的狂熱擁泵,基本上每集不落,她這個習慣保持了好多年。

孫思行小的時候一直以為,縣令真的像歌詞裏麵描述的,是個“芝麻”小官。長大後,特別是進入社會後,他才明白原來縣令被成為“百裏侯”,掌管一地的行政、司法、審判、稅務、兵役等大權。

史書中記載“抄家的知府,滅門的知縣”,絕不是虛言。“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盡管這個最早出自《儒林外史》,這個也不是專指清朝的官員的待遇。

金縣人口將近一百萬,在西歐都比的上一個國家的人口。古人有雲:萬人為英、千人為俊,百人為豪、十人為傑。縣長作為一縣的二號人物,縣裏各項實際工作的執行者,在百萬人中脫穎而出,稱之為“英雄”當之無愧。

孫思行第一次見到本地的父母官張國華,他本人比在電視裏更加引人注目。張國華大約40歲,標準的國字臉,濃濃的劍眉,一頭烏黑茂密的頭發。他緊緊的抿著嘴唇,雙眼直視著孫思行。他給孫思行的印象,第一就是精力充沛,第二就是性格強硬。

張國華也是第一次見到本地皮子廠的開拓者孫思行,他比想象中還要年輕。他看到孫思行穿著市一中的校服,嘴唇的胡須還隻是金黃色的絨毛。他進來後就和自己直視,眼光沒有絲毫躲閃。他像成年人一樣伸開雙手,緊緊的握住自己的手,讓人感覺不到絲毫突兀感。

孫思行聽到父親住院的消息,穿著校服就從學校裏跑出來。他在醫院見過父母後,看到身體無大礙,就直接回到了皮子廠。他這兩天時刻都在斟酌著計劃,隨時查缺補漏,心力都用在這裏。他進了鄉政府,見了縣長,也沒有意識到,還穿著一身市一中的校服。

在工廠,他建立了足夠的個人威望,工人們不會隻敬羅衫不敬人。他這身校服,在一群襯衫西褲皮鞋打扮的政府人員中,特別顯眼。張縣長看到對方絲毫不怯場,沒有因為穿校服而顯得行為稚嫩,他對孫思行又高看了一眼。如果他知道,整個事件幕後的黑手和策劃者,也是年前的孫思行的話,他會更加吃驚!

兩人寒暄了幾句後,馬上進入了正題。張縣長更加吃驚,對方不隻是行為上表演的老練,言語·邏輯·眼界都要高出,平常接觸的政府人員一等。兩人交談了幾句後,張縣長因為孫恪正牌廠長不來,而派孫思行這個乳臭未乾的少年,和自己接觸,產生的不快馬上消失。

張國華趕快調整心態,以平等的姿態和對方交談,而不是先前準備的大人和小孩之間的談話。他放棄了膚淺的談話內容,比如誇耀對方的學習成績,祝福考上名牌大學,讚歎對方以後一定是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