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現在可以休息一下。”好不容易完成了一輪拍攝,攝影師對此次模特兒的表現似乎很滿意,在他們休息的時候,仍然拿著攝影機左右擺弄。
簡沫安靜地靠在影棚外的一張椅子上,長曳到地的薄紗掩住了她裸露的腳踝。有負責內勤的小弟主動遞上了一杯水,“謝謝。”她接過水杯,輕聲對著那人展露笑容。
“不用謝。這是我的工作。”內勤的小弟羞了臉,同樣訕笑著離開。剛剛才結束了一輪攝影,他還要幫忙著去收拾那些被擺弄得亂七八糟的攝影器材。
所有人都在忙碌,各司其職。其實,他們並不像想象中那樣難以相處。
也是在此時,簡沫終於看見了他們口中經常提到的主角--此次攝影展《生死錯覺》的代言人,陶宛兒。
她婀娜著身姿走向攝影師,走進光圈裏,紅唇烈焰,媚骨天成,就像是從畫裏走出來的人兒一樣,眼角邊一顆小小如紅豆般的淚痣蘊涵著美麗而嫣然的獨特氣韻,在淡雅中悄然散發。淺白的膚色在柔和的燈光下,尤其顯得晶瑩剔透。
低調而奢華,十足的明星範兒。
影棚外圍堵了大批娛樂記者。在傳聞中,她與某環球集團的繼任人曖昧不清,每天的炒作翻天覆地般湧來,真真假假無從分辨,卻為人津津樂道。當事人在麵對記者的提問時,也回答得相當巧妙:我們是很好很好的朋友!
如出一轍的回應同樣常常出自另一人之口,當事人與局外人彼此都心照不宣!
簡沫隻知道陶宛兒是當紅的明星,對於那些似是而非的傳聞,自然“聽了就笑,笑了就過”。她不是故作清雅,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她自己的處事方式,以及不容外人指謫的生活態度。
她也有一段不足以為外人道的曆史,不是嗎?被人翻著舊痛謔笑的感覺曾經那麼強烈,像一根細小的針,不時地戳痛著她的傷口。如果可以,她寧願繼續不聞不問下去。
與攝影師打了招呼後,陶宛兒徑直坐在了旁邊的靠椅上,由化妝師就著光線為她補妝、打光,再然後,很自然的站在了鏡頭前,擺出了各種姿態。攝影師以抓拍的技術,“刷刷刷”地將最美好的一麵定格在鏡頭裏。
一切水到渠成。
“怎麼樣?以你的條件,也可以成為另一個她,在娛樂圈裏闖出一番天地。”旁邊突兀地響起一個聲音,簡沫愕然回首,目光所及,卻是一張透著魅-惑笑容的側麵,“隻要抓住了機遇,便能夠得到你想要的一切。”名與利,應有盡有。
簡沫側著頭定定地看著他,有點眼熟,卻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隻一眼,又再別轉臉,望向影棚內正翹首挪姿的陶宛兒。“雲端之上的生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像她,如非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不會選擇站在鎂光燈下展現自己。
“但是事實證明了,你適應這種工作狀態,而且,很懂得如何在鏡頭前掩飾自己的情緒。”他仍然笑著說,但是簡沫聽不出他的話裏有多少讚美的成分,反而是一抹似笑非笑的戲謔。
她猜不出他的弦外之音。是試探?還是別有用心?唯一肯定的是,他與陶宛兒同時進入攝影棚,他們之間有著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