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姑可以感受到太皇太後的歡喜,因為這個孩子一旦是皇子,那麼赫舍裏家族再不下定決心便晚了。所以太皇太後也是很在意這個孩子,畢竟是康熙皇帝的第一個孩子,雖然知道不論是坤寧宮那位,還是永壽宮的那位,這兩位都不是會下手的人。
既然這兩位尊貴的人都會安安靜靜的,那麼別人也自然不會是蠢的。
如今紫禁城的東西十二宮都是很空曠的,蘇麻喇姑知道,皇帝親政後,三年一次的大選又來了。在這個很敏感的時候,不會有人會笨到把自己搭進去,隻是為了除掉一個算不上威脅自己的東西。太皇太後在意的事情,也不過就是為了要平衡前朝而已。
而後妃在意的東西,如今正是皇帝鞏固地位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多的閑情逸致去敷衍後妃。後妃不能爭寵,自然也沒有用處。
“妾身拜見皇後娘娘,娘娘萬福。”。
“拜見倬妃娘娘,娘娘萬福”。雖然皇帝很忙碌,但是畢竟皇帝大婚了,而祖宗規矩不可廢,即便是懷孕的庶妃馬佳氏,也不能免了禮節,哪怕是滿清這才是入宮的第二位皇帝,哪怕是滿清沒有漢人那麼重視這些規矩,但是尊卑就是這樣,即便是被漢人稱為蠻夷的女真人,也是在意的。
“你是有身子的人了,自己應該是注意才會。”赫舍裏皇後比馬佳氏年幼,但是通身的氣度卻是不凡,也是比馬佳氏高出不止一點半點。
“妾身自然是會注意的,多謝皇後娘娘抬愛。”馬佳氏在收到皇後平身的話後,也不矯情的站了起來,然後做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康熙皇帝除了有皇後和親封的倬妃外,其餘的一律是庶妃,那喇氏是郎中索爾和的女兒,也是比康熙皇帝大上一歲的女人。而這納喇氏是不單單一個女真姓氏而已,太皇太後留下那喇氏一方麵是那喇氏年紀尚可,而另外一方麵則是,這那喇氏乃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姓氏。
雖然海西女真後來是被太祖皇帝努爾哈赤所兼並了,但是其中的烏拉那拉氏,和葉赫那拉氏卻是極其的在滿洲有名望。烏拉納拉氏出了清太祖的孝武烈皇後,雖然孝武烈皇後是多爾袞的母妃。
但是卻不能否認烏拉納拉氏在滿洲的地位,否則烏拉納拉阿巴亥也不會被立為大福晉了。太祖皇帝即便是寵愛阿巴亥但是總歸是要顧及這自己的雄偉大略的,而那喇氏出了有烏拉納拉之外,還有葉赫那拉氏。
而最終讓太皇太後決定要留下葉赫那拉納蘭氏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這葉赫那拉四個字。太祖皇帝的孝慈高皇後孟古哲哲,就是出自葉赫那拉氏,而孝慈高皇後乃太宗皇帝皇太極之母。
與納蘭氏是同宗本源,況且子太祖皇帝開始,那喇氏就多與愛新覺羅家族聯姻,這幾十年盤根錯節下來,那喇氏雖然是不如在海西女真時那麼強盛了,但是卻因為與皇室通婚的原因,勢力是不能小看的。
而葉赫那拉氏之父索爾和是葉赫那拉金台吉之子,而如今被康熙皇帝提拔為內務府總管的納蘭明珠,就是葉赫那拉金台吉之孫,也與庶妃是本宗的葉赫那拉氏。哪怕是納蘭明珠改姓了,也不能逃過太皇太後的算計。
終究,這滿清的江山,被太皇太後用心的守候著,誰都是那棋盤中可以身先士卒的棋子。這樣盤根錯節的關係中,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家族注定是分不開的,就是納蘭明珠不也是娶了英親王阿濟格之女為嫡福晉。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皇太後看重的已經不是容貌或者是女子的品性了,況且滿洲姑奶奶一直是以上馬能揚鞭而著稱的人,也比不得漢人女子的柔弱和溫情,太皇太後看重的是家世,隻要是家世好,哪怕是無顏之女貌如東施,蘇麻喇姑也知道太皇太後可以眼都不眨的把牌子留下,讓那樣的女子入宮伴駕。蘇麻喇姑在盛京的時候接觸過漢人的東西,也知道些漢文,因此對於漢人所說的醜女東施也是知道一些的。
“還是好好的派人看著她吧!哀家總是不能讓她壞了哀家的大事。”太皇太後自己並不相信這個馬佳氏,即便她是第一個懷了龍裔的人,但是以太皇太後最為祖母來看,這是康熙皇帝有意為之的,不然這東西六宮即便是再空曠,但是也是有人的,但是為何偏偏是個身份低微的女人有了皇帝的長子。
眾人都是心知肚明的。隻有馬佳氏是最好的任選,因為年紀夠大能夠生養孩子,因為家世不顯赫能夠不對皇權構成威脅。即便是葉赫那拉氏,皇帝與太皇太後也是不放心的。太皇太後覺得,有孝慈高皇後這個身份在,葉赫那拉始終都是隱患。所以,葉赫那拉不能奉養皇帝的第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