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年遏必隆這個最後的輔政大臣,也閉上了眼睛。康熙皇帝治理下的大清,在這個時候翻開了新的篇章,先帝順治留下的老臣是真的徹底的死了。
康熙皇帝在遏必隆病疾最嚴重的時候,到過遏必隆府邸,長子法碦作為臣子恭敬的迎候了皇帝,遏必隆自己與康熙皇帝兩個人自己在房間,不知道究竟說了些什麼話。但是想必遏必隆自己也是放心了,達成了什麼協議。
赫舍裏皇後知道,自己是母儀天下的皇後,是中宮之主。而承祜這個皇太子的地位一點都不會也不能夠被別人奪去,隻是孩子的死是難以預料的。
鈕祜祿遏必隆終究還是沒有撐過康熙十二年,不需要法碦向遏必隆告密,遏必隆自己從康熙十一年大病後,到如今康熙十二年,這快一年的時間裏遏必隆除了躺在床上,沒有任何別的事情可以做。遏必隆的身體已經虛弱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說遏必隆還能夠活到康熙十二年。
這些都是禦醫已經那些康熙皇帝賞賜的名貴藥材的作用。要是真的是遏必隆自己本人,隻怕早已經是在康熙十一年就該死了。康熙十二年遏必隆這個最後的輔政大臣,也閉上了眼睛。康熙皇帝治理下的大清,在這個時候翻開了新的篇章,先帝順治留下的老臣是真的徹底的死了。
康熙皇帝在遏必隆病疾最眼中的時候,到過遏必隆府邸,長子法碦作為臣子恭敬的迎候了皇帝,遏必隆自己與康熙皇帝兩個人自己在房間,不知道究竟說了些什麼話。但是想必遏必隆自己也是放心了,達成了什麼協議。
“王爺,皇上此時要求王爺進京隻怕又是一場鴻門宴了。”吳三桂的副手遊威作為吳三桂的心腹之人,對於朝廷的撤蕃之事更加的比他人要了解的多。
“本王難道還能不知道麼?皇帝如今羽翼豐滿,攘外必先安內皇帝解決了四大輔政的問題,真的掌握了九五之尊的權勢,如今四年過去了,皇帝會發難雖然是意料之外但是也是符合情理之中的事情。”
康熙十二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以舊疾甚重為由,尚可喜向康熙皇帝請求歸老遼東。
“臣以青年致仕,如今古稀之年已是上天賜福。故此臣懇請陛下恩準臣榮歸故裏”尚可喜的一番言辭,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準許。而康熙皇帝答應了尚可喜的奏折請求,但是尚可喜關於讓自己長子尚之信繼承平南王一事,康熙皇帝以尚之信非仁義寬厚之人為由拒絕了。
“朕感念尚公戎馬一生,老年有歸念故裏之心,故此朕恩準尚公歸老遼東,但是尚之信實非平南王爵後繼之人,故此朕撤蕃廣州城。”康熙給尚可喜的一旨詔書,正式拉開了盤踞在嶺南之地的撤離三蕃的序幕。
“陛下,臣以為,三蕃鎮守雲南,廣東和福建多年,盤踞已經深厚,若是貿然撤蕃必定會逼急三蕃”索額圖作為反對一派的人,自然是反對康熙皇帝撤蕃的。“索相以為三蕃不可撤,給朕一個足夠的理由”。
“陛下,就如同剛剛多部所說,三蕃盤踞在南方多年,這非是陛下出兵一日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不如先以安撫為主。然後再徐徐圖之,王輔臣為陝西提督,李本深為貴州提督,雖然陝甘總督乃陛下親派之人,但是吳之茂為四川總兵而雲南則是吳三桂的老巢。若是開戰,那麼西北之地以及西南之邦已經是悉數歸了吳三桂。故,還望陛下三思而行。”
索額圖跪倒在地,希望康熙皇帝收回成命。
陝西提督節製總兵三人將延綏鎮 漢中鎮和陝安鎮。而後以提督為首又有副將五人,參將十人統一萬餘人的兵馬,吳三桂初鎮雲南,順治皇帝授意吳三桂為了平定叛亂可以便宜行事故而,雲貴兩省實際上都是吳三桂在管轄,這更是是膨脹了吳三桂的權勢之心。
“天下之賦,三蕃耗其二。朕不知道索相以為朕該如何的安撫三蕃為好,吳三桂貴為王爺難道還要朕把愛新覺羅家的江山拱手讓給吳三桂不成。”
“陛下贖罪。”
“朕看來這三蕃是撤,吳三桂會反,不撤吳三桂也是依舊會反。”康熙皇帝鐵血手腕,強製撤蕃。
尚可喜在康熙十二年的再次請求榮歸,是尚可喜有生之年的第十一次請求歸老遼東,而吳三桂沒有試探過康熙皇帝麼?自然不是的,康熙六年就在康熙與鼇拜之間的爭鬥最為激烈的又一年,吳三桂在同一年以自己目疾不能夠處置事物為由,向康熙皇帝上書要求接觸雲貴兩省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