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宮中不缺算計(1 / 2)

所以,多年來,熬死了先帝爺,到了如今的皇帝登基,再到皇帝大婚,皇太後依舊沒有權利也從來沒有處置過宮務。這個時候,皇後也不會去找皇太後,沒有一點好處也沒用。

“奴才參見皇後娘娘。”作為太妃,並沒有看起來聽起來的那麼風光。要是沒有皇太後,沒有太皇太後,太妃生活在紫禁城其實,與死了沒有區別。隻是兩者的不同之處,隻怕也就是一個在苟延殘喘,一個是埋葬在墳墓中。

太妃到底是不如皇太後尊貴,皇帝也對於太妃不需要有什麼孝道之說。太妃的子嗣,很多時候,那也是現在皇帝最初的皇位競爭者。

皇後,需要所有人的奴才都能夠辨別,能夠一身明黃朝服的人,在紫禁城從來不多,單手都能夠數過來。皇宮中,一個奴才想要飛上枝頭變鳳凰,那也是要看奴才有了好運後,是不是還有好命去享受。

皇帝並不是饑不擇食的,能夠隨便因為一個奴才,就不顧朝堂,不顧祖宗家法。皇帝要是在晚上辦了一個奴婢,明天要是忘記了也就罷了。要是第二天有什麼奴才成為了貴人,嬪,在前朝皇帝美色誤國這樣的話,並不是隻有漢人才會說出來。

“皇後娘娘到,儀飄閣接駕。”皇後到了,那是需要眾人跪下接駕的,這是皇後身份尊貴的象征。就算是太妃,也不能例外。

慈寧宮不小,太皇太後在慈寧宮的主殿,而太妃就在慈寧宮的偏殿,或者是偏閣之中。從偏殿或者偏閣裏再開一扇側門,那麼很多時候太妃們有事出門也不需要在正門與太皇太後相撞有什麼衝突。

“皇後娘娘到我這小閣中來,不知道是所謂何事。”順治皇帝的庶妃巴太妃,作為最先給先帝養育皇子的女人,在後宮中,當年就算是庶妃的身份到了如今也,到底還是比別人要多了一份保障。隻是終究還是,沒有留住。年幼的皇長子,並沒有在紫荊城中活下去。

“我以為,太妃娘娘是有意為之,隻是現在看來,果真本宮就是自作多情了。如此,本宮也不應該多加打擾了。這是皇上當初賞賜的,太妃身子弱想來是需要好好補一補的。”鈕祜祿皇後也不強求,隻是說了一些話後,也就放棄了。

“太妃自己可要多多的保重了,畢竟巴家還是需要太妃照拂的,要是少了太妃娘娘這巴家隻怕還不知道會如何了。”鈕祜祿皇後,不希望自己白白的跑一趟,還是冒著被皇帝懷疑的情況下,得不到任何的好處,皇後不願意去做。

“皇後這話是什麼意思,我不明白皇後的意思。”巴太妃這些年,一直都在慈寧宮安分守己,沒有成年皇子成為依靠,巴太妃死後也需要靠著皇帝下葬到順治皇帝的孝陵妃園。所以,這些年來,巴太妃一直都是小心謹慎的。

隻是到底還是心有不甘,所以當赫赫找到了巴太妃後,要是說自己不動心,那真的是不現實的,是假的。一旦康熙十八年的大選,赫赫家的女兒入了皇帝的眼,或者分位低下但是有了皇子後,境遇又會不同了。

所以,巴太妃願意去賭,隻是沒有想到皇後眼睛不但毒辣,更是帶著別的目的,對於更多的事情了如指掌。

“太妃娘娘,奴婢不會說空話的這家中的姑奶奶真的是姿色不錯的。”赫赫家與巴太妃之間的關係,並不沒有多麼的親密。但是奈何巴家能夠入選的姑娘,並沒有從年齡上來說也好,從姿色上來看都是不夠格的。

所以,從皇帝大婚到如今,巴家就算是有心要送女兒入宮,但是也沒有辦法。“哀家暫且就相信你,但是要是讓我知道你要是欺騙了我,那麼也就不要怪哀家心狠了。”巴太妃希望自己在後宮中的日子,能夠好過一點。

能夠在後宮中,找到一個與自己是統一戰線的人,一點也不容易。尤其是,作為先帝的後妃。

巴家是旗人,也隻是比其他的漢人要好上那麼2一點,相比較於滿洲八旗的其他旗人,也就不算什麼了。

皇帝選妃,在太皇太後眼中,一直都是更加看重家世。紫禁城城門的端午門後,大匾之後藏匿的一紙詔書,“非旗人女子,入宮者斬。”可見,太皇太後對於身份的看重,究竟是多麼的在意了。

隻是,在太皇太後重視出生,重視身份的背後究竟是帶著別的意思,還是並沒有什麼意義。也就隻有太皇太後,自己才會知道,這些究竟是什麼。

巴太妃的妥協,確實是給了別家一個很好的展示,皇帝不會在這些事上費什心思的。太皇太後如今是沒有精力去打理這些事情,已經是這個世間最尊貴的太皇太後,早已經不在需要用這些去為自己謀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