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多的原因,康熙皇帝對於太皇太後真的是十足的孝順。所以在新年的開始,元旦之日皇帝定然是會在慈寧宮陪伴著太皇太後的。
就像是皇太後也是會在慈寧宮陪著太皇太後,兩個從科爾沁遠方來的女子,獨自的在他鄉生活,口中不會顯露出對故鄉的眷念,但是抬頭往往都是眺望北方。
康熙皇帝從慈寧宮離開後,當下就交代梁久功說到,“給朕去查一查昨晚,巴太妃究竟是怎麼了。”康熙皇帝在某一方麵是信任皇後的,對於這個已經陪伴了自己數十年的女人,對於鈕祜祿氏康熙皇帝是滿意的,也是尊重的。
赫舍裏氏在的時候,康熙皇帝在永壽宮的時間,真的是不算多,對於鈕祜祿氏也僅僅是做到了一個皇帝對後妃的態度。對於赫舍裏皇後身上花費的心思,倬妃真的沒有得到多少。也因為這些,所以皇帝也僅僅是覺得倬妃是很聰慧的女子。
赫舍裏皇後駕崩後的三年中,倬妃打理後宮僅僅有條,就算是宮中減少開支,倬妃也並沒有讓其他的後妃抱怨過。從這一點上康熙皇帝便足以肯定,這個叫鈕祜祿氏的女人,確實是一個成為皇後的人。家世,容貌才情,鈕祜祿氏一點也不比赫舍裏差。
同時康熙皇帝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在鈕祜祿氏身邊,就算是不與鈕祜祿氏說話,一段時間後煩躁的情緒也是會平複不少的。這也是康熙皇帝,在一次偶然間發現的。
但是對於皇帝而言,這樣的事情是不適合自己的。所以,康熙皇帝除非真的是很煩躁,不然康熙皇帝總是會壓製自己想要去皇後的坤寧宮的意願。
也是因為這些年皇後從來沒有抱怨過,這一次能夠在慈寧宮聽見這樣一番話,康熙皇帝是真的很差異的,一點都沒有想到原來皇後也會有不知怎麼辦的事情。
梁久功聽命於皇帝,皇帝的話那就是金口玉言,從慈寧宮到乾清宮真的算不上遠,乾清門與慈寧宮的大道相隔的距離也就是點點。
梁久功要查探消息,皇帝不需要知道過程,隻要結果是真實的過程是什麼,皇帝真的不在意。康熙皇帝在乾清宮有不少的事情要做,比如考校皇子們的功課。康熙皇帝自己愛讀書,天文地理,算術騎射,就算是登基之後。皇帝也是並沒有放棄這些年一直學習,所以對於皇子作為阿瑪,康熙皇帝的要求也是格外嚴格。
作為一個女真人,康熙皇帝一直學習漢族的文化。毫不誇張的說,康熙皇帝當屬古今最為勤奮好學的皇帝,皇帝即便是登基後也是有三位老師,漢文老師教授從夏商開始的各家之言。滿文的老師,傳授太祖皇帝已經是書寫編撰的滿文,而蒙古文是太皇太後以及皇太後的習慣語。
同時蒙古貴族不少,也是皇帝需要依仗的,在塞外蒙古部落不少。所謂的蒙古一直都是漢家人稱呼的匈奴人,而蒙古人歸順的不少,與大清為敵的也是不少。皇帝要與蒙古的親王或者是貝勒交談,自然也是要皇帝自己親自說話才是最好的。
所以,康熙皇帝學習蒙文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因為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藩的叛亂,所以康熙皇帝並沒有很好的與蒙古的親王,有過非常好的交談。然而,這一點也不妨礙皇帝的學習。
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皇帝親自教養,讀書識字,啟蒙拜師。身為皇子身為皇太子,胤礽享受到了其他兄弟一點都沒有享受到的父愛。隻是皇帝始終是皇帝,就算是作為一個阿瑪,皇帝的的父愛與別人也是不一樣的。況且女真人一直奉行的,都是抱孫不抱子。
“兒臣拜見皇阿瑪,皇阿瑪安康。”皇太子胤礽作為嫡子,作為康熙皇帝冊封的皇儲,就算不是長子,那也是兄弟之中最能夠起表率作用的。更何況康熙皇帝又是一個注重尊卑,嫡庶之別的人。
大皇子胤褆,皇子胤祉在皇太子的率領下,在乾清宮的側殿拜見了他們的父皇,康熙皇帝。皇子三歲啟蒙,胤祉如今正好三歲,是啟蒙的時候。平時跟隨在兄長和皇帝身邊的皇子,萬黼因為病疾,在阿哥所修養。萬黼大病已經兩個月,這病情也是反反複複,時好時壞的。
在太醫院的首席院首日夜照看下,萬黼的病情是有了好轉,孝昭皇後做主讓通貴人去照看阿哥。依照老祖宗的規矩,就算是親額娘,身份太過低微的,以及那些有著特殊原因的後妃,並不能撫養皇子。所以在內廷東西六宮之間,還有阿哥所。
隻是阿哥們大婚後,便會從內廷中搬出去,能夠在內廷生活的時間,也就隻有十二三年而已。阿哥們大婚了,也就意味著是成年了,也就可以單獨的建府了。也能夠在前朝議政,為皇帝辦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