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叱吒風雲,在整個大清朝曆史之中風頭無人能及的鎮南王,終究也還是落得一個命喪他鄉,屍骨難全的下場。隨著耿精忠之死,從康熙十三年由吳三桂,耿精忠等兩個藩王所引起的,長達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終究還是被平定了。
耿精忠被下旨處死,而皇帝到底還是念著這耿精忠的福晉是自己的堂姐,這耿家子弟到底還是有兩分愛新覺羅家的血脈。因此,對於耿家中血脈近的人,皇帝倒也還是給了一個善終。皇帝下令將耿家“編五佐領,隸漢軍正黃旗”、“如漢軍例,披甲食糧”;他的兩個兒子耿昭忠、耿聚忠康熙皇帝念在這是自己侄子的份上,也還是將這兩個侄子賞賜了一個官爵。
而另外一方順承郡王卻因為得知朱方旦再次被皇帝所懷疑,而心中甚是不滿。這些年雖然是順承郡王因為皇帝的話,對於朱方旦是刻意的保持了距離,然而並不意味著順承郡王心中對朱方旦是真的有什麼其它想法。反倒是因為順車郡王要盡一個臣子的職責,故而不得不順從皇帝。
勒爾錦本來是對於朱方旦也是將信將疑,然而奈何朱方旦此人是或者真的是有兩分本領,因此就算是皇帝製止勒爾錦與朱方旦親近,但是朱方旦依舊還是有本領讓勒爾錦這個順承郡王信服。所有,當勒爾錦得知,皇帝將要抓捕朱方旦後,不顧自己已經沒有王爵在身,自己甚至還是待罪之身,要覲見皇帝勸說朱方旦被皇帝赦免。
勒爾錦作為禮親王代善的曾孫,本來是大有前途也是極其得到皇帝看重的。奈何,康熙十九年勒爾錦並沒有遵從皇帝的詔令。皇帝本來下詔盡快攻取重慶,勒爾錦上疏請留將軍噶爾漢於荊州。
親自率師開赴重慶,但是勒爾錦又中途率領軍隊退回,具疏自我彈劾,請求解任大將軍之職,到沅州軍中自效,皇帝不知其意,也隻能是責令他回京師。下吏議罪,以軍隊長久駐紮浪費軍餉,因此失去事機之罪,削去其爵位。
也是因為勒爾錦自己,白白的就喪失了自己繼承王爵的權利。康熙皇帝雖然是後宮之中,科爾沁草原博爾濟吉特氏女子隻有慧妃一人,然而這皇室宗族之中,科爾沁部落的女子可是一點也不少。本身從太宗皇帝開始,這後宮之中與科爾沁聯姻就是為了鞏固後金。
而到了順治皇帝登基,昭聖皇太後身份尊貴,那麼自然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女子身份也是不再一樣了。因為昭聖皇太後,這愛新覺羅家多了不少蒙古來的格格,而也是因為昭聖太皇太後,當今皇帝登基之後,蒙古女子身份更是尊貴。尤其是皇太後與太皇太後一脈。
勒爾錦自己身份也是非比尋常的,迎娶的嫡福晉身份也是尊貴,隻要勒爾錦自己不犯錯,一輩子的榮耀是少不了的。皇帝就算是不看勒爾錦的顏麵,但是到底禮親王代善在整個愛新覺羅家的地位都是極其崇高的。
然而,勒爾錦自己不但是自己犯錯,甚至在皇帝抓捕朱方旦之時,還要為朱方旦求情。皇帝又怎麼會留下這樣一個忤逆自己的臣子。
“勒爾錦,你知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說些什麼?真的以為是朕會永遠這樣縱容你下去麼?”看著跪在自己跟前,依舊還是不知悔改,振振有詞的勒爾錦,康熙皇帝自己也是頗為頭疼了。而就在勒爾錦為朱方旦開脫的時候,梁九公也是在加緊調查朱方旦。
“陛下難道是忘記了,當年仙人可是為我大清國運昌盛祈福了的。況且,仙人當年可是幫了裕親王一個大忙的”。如今勒爾錦沒有爵位在身,但是作為八旗子弟,勒爾錦也沒有辜負自己身上所流得愛新覺羅家的血脈,實打實的軍功依舊還是令勒爾錦有一個大將軍之位。
隻是勒爾錦本身依仗自己二品大將軍入宮,已經是忤逆了皇帝的聖旨,如今再舊事重提尤其是說的還是裕親王福全。康熙皇帝就算是再怎麼得看在禮親王代善的麵子上,對於自己這個堂侄也是有了三分火氣。
“怎麼得,難道朕這個皇帝還需要你來教導不成。”皇帝一怒那是伏屍百萬流血千裏,這次知道皇帝是動了真格了,勒爾錦也不得不告罪。“臣不敢,臣惶恐微臣方才乃鬼迷心竅之言,還望皇上贖罪。”這個時候就算是真的遲鈍入勒爾錦也是知道,皇帝是真的動了殺意。
皇帝本來對於當年朱方旦在裕親王中,用“意念”幫助裕親王嫡福晉生產一事就膈應的不行。本來皇帝已經是忘記了這件事,可是如今皇帝再次聽見,無異於是勒爾錦就是在提醒皇帝,當年仁孝皇後生產若是能夠得到這些奇人異事的幫助,似乎皇後就不會難產駕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