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者立於場地中央,先後行揖禮於:正賓、客人、樂者、有司、讚者、旁觀親族
最後禮成,最先給大公主頌奏辭的女官,再次向賓客頌敬辭。
至此,用了兩個時辰的及笄典禮,總於是完成了。
“尚書夫人,三公子還沒有娶親吧。不知夫人對於鎮國公的縣君,可是中意。”
叫住明珠夫人的是朝中東閣大學士的夫人,覺羅氏。納蘭明珠的夫人是英親王阿濟格之女,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多羅格格。
因此對於自己兒子的婚事,明珠夫人也是上心的。為納蘭明珠生下三個嫡子的嫡福晉,在納蘭府中的地位,不是那些侍妾能夠比得。
如今諸位夫人看見皇後,似乎是投出了宗室婚配之意,一個個的也都熱絡了起來。
在皇室貴女與大臣嫡女之間,就算是皇家庶出的貴女,那也是有品級的鄉君。宗室女的身份,不是一個平常大臣嫡女更夠比得。
“此時怕是,容後再議,容後再議。”想到自己長子納蘭容若,納蘭夫人就覺得頭疼。雖然人已經是死了,但是給自己留下來的爛攤子至今沒有擺平。
當初第一任妻子是曾經的兩廣總督之女,本來以盧氏漢軍鑲白旗的身份,納蘭夫人是看不上的。
況且盧祖興本人因為貪汙而死,這就是一個汙點。奈何,當年的納蘭成德不知怎麼就非此女不娶,明珠因為朝中勢力的劃分,覺得兒子娶一個家世不高的女子,自己反而是安全。
於是,就這樣,盧氏嫁給了納蘭成德。納蘭夫人不高興,自然是有辦法收拾自己的媳婦。
三年無子,按照多羅格格的脾氣,這兒媳是更加不得歡心。
最終因為難產一屍兩命後,納蘭夫人並不傷心。反而覺得自己可以給兒子找一個家世,更加高貴的女子為妻。
最終,出身滿洲鑲黃旗的瓜爾佳氏,入了納蘭夫人的眼緣。隻是,納蘭夫人並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對於滿洲姑奶奶的豪爽以及獨立而言。
江南煙雨之中,詩情畫意的女子,柔弱可憐更加深的這一大才子的癡心。最後,鬧出與揚州名女支之間的關係,一度令吏部尚書在同僚麵前抬不起頭。
所以,如今納蘭夫人對於自己幼子的婚事,格外的注意。
不過,如今東宮太子要出閣,那麼府中的侍妾定然是不能少的。納蘭夫人覺得,與其在自己兒子身上浪費時間,不如好好想想怎麼將府中女子栽培出來。
“按照規矩,臣等向陛下請安,以三跪九叩之禮是為尊敬。如今太子殿下乃儲君,以兩跪六叩視為最尊。”
皇太子已經出閣,自然在規矩禮製上,一切都是要按照儲君來。親王以及朝中文武大臣拜見儲君,皆以兩跪六叩為行。
這是禮部尚書定製的,參照了滿洲的入關後的規矩,將大明朝的五拜三叩以三跪九叩取代。
皇帝自然是要答應的,最初的時候,天家並非就是沒有父子之情。
隻是後來,一切東西因為時間,所以全部都改變了。當年,李世民將自己的嫡長子冊立為皇太子,心中難道隻有算計,其實不然。
比落紅更加無情的,其實是時間。能夠消除所有的眷戀,能夠將最小的隔閡無限擴大,能夠改變人心。
皇太子出閣,喜慶一片的當屬胤礽的毓慶宮。
皇帝十二歲大婚,如今國泰民安,今時不同往日。皇太子的婚事,皇帝沒有著急。似乎是,有意要給皇太子挑選一個最好的太子妃。
隨著皇太子出閣而來的,不僅僅是文淵閣講書這件朝事,還有子嗣延續的成家之事。
皇後需要給皇太子挑選四個靠譜的奴婢,作為皇太子出閣之後通人事的教導。
與禮部相比皇後的時間充足,從年前皇後就開始著手準備了。內務府每年都有新一批的小選秀女,雖然是包衣奴才。
但是,好歹也是旗人,至少這一點皇後還是考慮的很清楚的。
“四個女子,家世重要,至少也要是上三旗的包衣出身。其次心要安穩,若是太子後宅不齊,在前朝太子如何能夠成就。”
“其次容貌中上皆可,嬤嬤你最是眼挑的,這件事交給你本宮放心。”皇後再三的斟酌了一番,以後的皇太子會先有側福晉,然後才是嫡福晉。
不知道皇帝究竟是打算,什麼時候給皇太子挑選嫡福晉,皇後如今隻能將四個侍女慎之又慎的挑選。
男女之間,從來就是那麼些事。若是女子太過妖媚,成為妹喜或者是褒姒。如今深的聖心的胤礽,隻怕就生生的毀了。
可是四個女子,自然也不能就是全然沒有一點姿色。
美色,權勢,這是太子不能被誘惑的東西。要成為一個帝王,皇太子在這一路上還有好多,好多需要學習的東西。
還有更多需要跨越的障礙,比如美色的誘惑,比如權勢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