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先祖的故事(1 / 2)

這句話就是索額圖有話,要與胤礽單獨提出來。因此胤礽揮退了自己身邊的侍從,“皇太子當初行宮探視陛下,被陛下趕回了京師,可有此事。”

索額圖直接開門見山,“太子爺可是做了些什麼事情,令聖上惱怒了?”赫舍裏家需要太子的扶持,所以太子一定不能失寵。

皇帝的心思千變萬化,所以不要輕易猜。因為皇帝太過複雜,所以皇帝的心思,你也別猜。

但是,事關自己,索額圖也顧不上是不是大逆不道。因此,也隻能是多家猜測。隻是,這件事就是當時皇太子,隻怕自己也不清楚。

因為皇帝太過複雜,所以皇帝的心思,你也別猜。

但是,事關自己,索額圖也顧不上是不是大逆不道。因此,也隻能是多家猜測。隻是,這件事就是當時皇太子,隻怕自己也不清楚。

“這件事,孤自己也不清楚,不過或許是因為皇阿瑪身體不適的緣故吧。”胤礽也沒有多想,當時皇帝回到暢春園,胤礽在暢春園接駕。

皇帝最後揮手退散了所有的人,自己隻是帶著王以誠以及乾清宮的內侍回到了清溪書屋之內。皇後自己則是率領後妃,各自遵照皇帝的意思,回到了自己在暢春園的宅院。

所以皇帝就算是對於胤礽冷淡,與平常不一樣。畢竟,也是不見什麼反常。反而是胤礽覺得,索額圖有些小題大做了。

要說自己像李承乾因為有足疾,所以最後被逼無奈,要起兵造反?就是胤礽也覺得是荒謬的很。是如今大皇子嶄露頭角,還可說是風頭正盛。

但是這又如何?誰人不是這樣過來的呢?自己作為東宮,孝順雙親,敬愛手足。禦下寬和,也沒有做出混賬的事情。胤礽覺得,索額圖想多了。

“索相不必再言,皇阿瑪是不會如此的。”胤礽根本不相信這些話,在皇太子看來,這就是索額圖因為胤褆建功立業了,所以如今心中著急了。

心中著急了,就有了這樣的猜想。皇帝是天子,不是普通人家的父親。自然,對於兒子的方式就會有些不一樣的。

“總之,微臣請太子殿下,務必要小心謹慎。”索額圖心中還是不放心。但是既然胤礽已經這樣說了,自己還能如何?也就隻有順從著胤礽的意思來。

“此次,皇兄隨著朕出征,五弟也一並隨駕。這一次出征噶爾丹,大獲全勝,挫傷了噶爾丹的囂張氣焰。”

皇帝最後一個到達慶功宴的,這是屬於皇帝的權利。而如今這個慶功宴,最風光的人無疑就是兩個親王。

福全與常寧,而至於大臣之中,明珠的複起再一次令朝堂之中,明珠黨與索額圖黨成為分割朝堂的兩大勢力。

而作為最年長的皇子,胤褆第一次不是以年齡的優勢碾壓皇太子。“此次大皇兄出征,辛苦了。”作為東宮,向凱旋而來的將軍敬酒這是應該的。

於情於理,大皇子都是應該喝下這一杯酒。“為皇阿瑪分憂,為大清,這些都是身為兒臣應該做的事情,何來辛苦。”

皇太子敬酒之後,從三皇子開始,到八皇子胤禩結束,全部舉杯敬作為皇兄的胤褆是個英雄。

皇帝最後單獨的誇獎了大皇子一番,“今後爾等應該向胤褆學習,身為兒臣,自當是建功立業,保大清基業,衛祖宗血汗。”

“如今情況是大皇子隱隱的壓著皇太子一頭,隻怕這兩個人之間,一個嫡係,一個庶子。明珠看索相的眼神都變了。”

幾個同為文臣的大員,聚在一起,討論者皇帝如今更加意屬於誰。大清三朝皇帝,因為未有儲君,所以在太宗皇帝,已經世祖福臨兩帝時,都因為皇位,兄弟鬩牆操戈同室。

而到了當今聖上,隻因為太皇太後一己之力,已經最後有先帝的一紙詔書,以及皇子們年幼,所以並沒有什麼什麼內部紛爭。

所以皇帝吸取教訓,在爭得了太皇太後同意之後,冊立了皇太子。

但是如今不再是如此,隨著各個皇子們的成長,問題依舊還是出現了。而如今還算少,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問題隻會越來越積壓的多。

“你這話又不對了,要知道皇太子沒有犯錯,若是因為沒有建功就廢立太子,這豈不是太過荒謬了。”

“這句話我讚成,要知道皇後娘娘是支持皇太子的。皇後這些年養育皇太子,身邊如今還有四阿哥,十阿哥。這些,可都不是作假的。”

幾個人一時,因為皇太子的問題便變得各執一詞爭執不下。兩派人,一派看好皇太子,一派看好如今的大皇子。隻不過,也就隻能是各執一詞的爭論而已。

“皇後,皇後當年給皇貴妃壓製一頭,不還是隻能忍著,受著。皇後還能如何呢?”這是不看好皇太子的人,反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