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撤下的綠頭牌(1 / 2)

沒有一個人,就應該是要必須為了誰的懇求,就必須要作出承諾。

最終,那個承載著一份母愛的長命鎖,終究還是隻能留在了赫舍裏氏自己的手中。

“今後章佳氏的綠頭牌,撤下去吧。”王以誠在敬事房裏,看了看擺在正中間的章佳氏,心中隻覺得果真是帝王無情。

但是,也僅僅隻是想了想。王以誠就將自己對於皇帝大逆不道的想法,壓抑在了心中。“是,王公公。”

章佳氏,為皇帝生下了一個皇子胤祥,緊接著就再一年後再次生下公主十三,就在今乃,時隔三年後,再一次與赫舍裏家的嫡女同一月,生下了一個公主十五。

能夠在四年後複寵,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小之又小,也少之又少。“嘿,你說這貴人本來是挺受寵的,都是出身包衣奴才內務府,這些娘娘都是個個定好的命啊。”

“好命,好命也不過就是這個樣子罷了。這深宮之中的主子,除了皇後娘娘,你認為還有誰能夠但當這一句好命?”

王以誠不以為然,在皇帝身邊四年的時間,足以令王以誠以往的觀念發生極大的改變。章佳氏是即宜妃和德妃之後的第三個滿洲包衣出生,但是為皇帝誕下了好些子嗣的後妃。

雖然是地位不高,但是章佳氏生產的年份,總是能夠有些大事發生。“行了,既然是聖人交代的,咱們作為奴才的,按照規矩辦事就是。”

“這裏,豈有你我喧嘩的份兒?”王以誠可是一點不相信,章佳氏的出現沒有意外。當年宜嬪晉升已經是個意外了,而皇帝似乎是尤其覺得不夠。

康熙十八年,皇帝甚至是單獨將烏雅氏一個人,單獨的晉升為德嬪。其後,不久烏雅氏出生的圖海將軍,就死了。

而再說近些年替代了德妃以及宜妃的章佳氏,自康熙二十二年入宮。然後就在皇貴妃的承乾宮隨侍皇貴妃。

然後二十四年受到皇帝的寵幸,當時宮中正好是賢貴妃生下了小公主。而就在同一年,德妃也正好與章佳氏一樣,都是懷了皇嗣。

這樣的事情若是說沒有什麼算計在,就是王以誠自己都是不相信的。若是賢貴妃就像是二十二年一樣,為陛下生下了皇子。

那麼這個皇子是留著,還是不留呢?再說若是賢貴妃生下的是小皇子,但是小皇子死了。同時章佳氏生下的皇子或者是公主,也是死了。

那麼,事情是不是就更加不一樣,至少皇太子將來不會多一個皇後親族的勁敵。而沒有了直係血脈的皇後,定然是安心的會輔佐皇太子的。

隻不過賢貴妃沒有生下皇子,就是生下的小公主,後來的小公主自己也是死了。再到章佳氏康熙三十年生下的十五公主,正好就遇見了赫舍裏庶妃生下二十四皇子,怎麼事情就是這麼巧呢?

“行了,你們在後宮這麼好些年了,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要緊閉自己的嘴巴,難道這些都不知道麼?”

“多謝王公公的提點,奴才們感激不盡。”敬事房的一幹人將王以誠畢恭畢敬的送走了,然後就開始好好的在自己個職位上,各司其職。

王以誠離開了敬事房後,轉身就回到了乾清宮。皇帝身邊伺候總是算不上自由,王以誠走了,皇帝身邊雖然是有奴才伺候。

不過作為奴才的,凡是以主子為先才是應該的。所以作為皇帝身邊的第一人,王以誠也必須付出別人不能付出的東西。

“回聖上,敬事房已經安排好了。”王以誠手中的佛塵一揮,給皇帝回稟道自己在敬事房傳達的結果。

皇帝隻是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手中的朱筆卻沒有停手。

……

“公主,這是好事不是麼?”排行第三行第二的榮妃之女,如今到了婚嫁的年歲。隻比大公主小兩歲的二公主,如今在宮中已經是十八了。

若是擱在大明朝,這個年紀的公主早就已經出嫁了。況且,若是時機成熟,相比公主們就已經是好些孩子的娘了。

“如今,純禧公主在草原也是生活的很好,不是麼。”作為皇帝的養女,恭親王常寧的長女,宮中的大公主在康熙二十九年被皇帝冊封為和碩純禧公主。

作為和親公主,作為聯絡皇室與姻親科爾沁的存在,純禧公主帶著帝後的賞賜與對科爾沁的恩典,出嫁了。

“皇姐在草原卻是不錯,能夠出嫁草原,以後到也是能夠與皇姐一起作伴了。”按照皇室的規矩,庶妃所出的公主品級,最高不過是和碩公主。

而隻有皇後嫡妻的公主,才有資格被皇帝以固倫公主冊封。而恭親王常寧的長女,不是嫡女隻是庶女,按照規矩隻能是降兩等的多羅格格。

清太宗皇太極盛京繼位後,於崇德元年,始仿明製建立宮規將公主的品級進行劃分區別。因為在崇德元年之前,所有的皇帝女兒不論嫡庶,隻有格格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