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靈阿自己還在想,皇後會怎麼將自己嗬斥一頓,而皇後則是在一團亂麻之中,抽絲剝繭希望能夠找到最初的實情。
“先在朝中探聽皇帝的意思,若是聖上既往不咎,這件事就先擱置。最重要的,還是五月太子的大婚。”
皇後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皇帝去年就選好了,太子的嫡福晉。今年看皇帝的意思,是希望能夠令皇太子更加安穩成熟一點。
所以皇帝要給太子舉辦大婚,更有可能是皇帝覺得,是時候該太子慢慢地掌權的時候了。太子有了嫡子,說不定就是皇帝一點點放權的時候。
所以皇後要將太子大婚這件事做得漂漂亮亮的,至少要皇帝滿意,太子妃卻是是選的不錯。
皇帝欽定的太子妃,出自瓜爾佳氏,與皇後還算是有些淵源。太子妃乃鼇拜的孫女輩,若是按照規矩叫皇後一聲姑姑也是當得的。
隻不過這一支與大清開國五將之一的費英東一脈,機遇大不相同。費英東因為站對了位置,所以跟隨努爾哈赤打天下,入籍滿洲鑲黃旗。
而作為費英東叔父的石廷柱,早些年在遼東任廣寧守備。之後到皇太極成為大汗,滿洲與大明交戰。
天聰五年總兵祖大壽前往遼東平叛女真,結果大敗甚至被迫求和。
因此石廷柱以漢姓石氏降太宗皇帝,最後因為太祖皇帝身邊,費英東戰功卓越。所以石氏與之同出一門,還是受到了皇太極的重用。
雖然皇太極在奪嫡之後,對於自己父親的老將是限製居多。但是對於像費英東這樣的後金開國功臣,還是很敬重的。
所以石廷柱投降不久後,石廷柱得以在佟養性手下擔任副職。崇德七年佟養性死後,皇太極考慮到這些年石廷柱的功績。
因此將石廷柱提拔為了正職,同時同年七月,皇太極正式將漢軍的兩旗製度變為八旗,與滿洲八旗一樣建製。
而這個時候既是遼東一族,又是瓜爾佳氏本姓的石廷柱,足以令皇太極放心。所以,皇太極將漢軍設置八固山作為八旗的最高統帥。
而石廷柱被皇帝委派為八旗鑲紅旗固山額真,石廷柱為從一品的武將要員。
至此之後,石廷柱在皇太極一朝,一直深受皇帝器重。而石家雖然是漢軍八旗,算不得是滿人,但是隻要是旗人身份也是不低。
皇太極死後,順治皇帝登基,石廷柱一樣深受順治皇帝重用。順治元年四月,石廷柱從師入關,破李自成。
五月,與固山額真巴顏等平昌平土寇。六月,與固山額真巴哈納帥師撫定山東諸郡縣。七月,移師會固山額真葉臣共克太原。
而後一月山西、河南悉平。石廷柱率師還,順治皇帝賜白金五百兩,加官進一等昂邦章京。
順治四年,改授一等精奇尼哈番。兩年後順治六年,石廷柱從討叛將薑瓖,收複渾源、太穀、朔州、汾州。
六年後十二年五月,皇帝下令授石廷柱鎮海將軍,駐防京口。十四年二月,石廷柱以老乞休,皇帝允許同時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子孫致仕,進三等伯,爵位世襲。
十八年二月,卒,皇太後下令加贈石廷柱少傅兼太子太傅,諡忠勇,立碑紀績。
到康熙皇帝登基,昭聖皇太後也沒有忘記重用石家。瓜爾佳氏鼇拜在滿八旗,一向是威名遠揚。尤其是,鼇拜成為四大輔政之後。
朝中門客皆出其下,七成朝臣依附順從。
鼇拜風頭無人能及,而石廷柱已死。但是石廷柱的兒子很是爭氣,一個是三子石華善。另一個是石廷柱的第四子,石琳。
石華善乃豫親王多鐸的女婿,是大清的和碩額駙。
原來順治三年,豫親王多鐸的嫡女,多羅郡主要招額駙。這個時候昭聖皇太後想著,瓜爾佳氏石華善出生也是顯赫。
與鼇拜畢竟還是屬於堂本兄弟,那麼將多羅郡主嫁給漢軍鑲紅旗的固山額真之子,也是件好親事。出身漢軍正白旗,石華善的身份也不算是辱沒了多羅郡主。
所以,昭聖皇太後就親自賜婚。也算皇太後在變相的拉攏了豫親王與石廷柱。因為,攝政王多爾袞越發的與皇帝的皇權之間,有個隔閡。
而豫親王多鐸的嫡福晉,與昭聖皇太後之間,其實還算是姑侄關係。因為豫親王福晉的阿瑪,是科爾沁烏魯特部落的貝勒爺。
拉攏豫親王,其實是昭聖皇太後,在給自己兒子迎娶科爾沁公主爭取更多的助力。其實,皇太後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兒子是有缺陷的。
皇太後自己怎麼打算,暫且不說。單是這一樁婚事,隻是昭聖皇太後賜婚之中的一件。最後的結果,也還算是皆大歡喜。
雖然石華善當初隻是一個皇帝跟前的二等侍衛,但是皇帝跟前的禦前侍衛,都是要滿洲上三旗才能擔任的。
因此這就足以證明,石華善也是一個很優秀的青年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