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汗兵敗被殺,而至於作為聯軍的另外一個高級指揮官,卓特巴巴圖爾攜幼弟達哩及殘部逃奔西海。
隻是西海也並不太平,是時諸夏有滇、黔之變。秦、蜀間峰煙起,噶爾丹掃平了車臣之後,便覺得自己應該謀所地。
亂世之英雄,就是需要一個足夠聰明的頭腦,看見別人所不能見得先機。隻不過,噶爾丹的一腔熱血,五世達賴不讚成。
所以派出喇嘛使高僧語之噶爾丹曰,‘非時!非時!不可為’。
噶爾丹這個時候還需要五世達賴的支持,所以對於這樣的勸誡隻能答應放棄。雖然是明麵上答應了達賴,不會作出什麼事情。
但是噶爾丹仍舊還是與其謀臣曰,
‘立國有根本,攻取有先後,不可紊也。李克用之先世,發跡金山,根本不立,遂不能成大事,我太祖初興,滅國四十,奄有四萬,然後促夏執金,混為一尊’。
這一番話,噶爾丹深以為然也以為卻是是這樣的。而幾個親隨也相信這些話。不過噶爾丹的現實,卻不允許噶爾丹出兵。
就算是這些計謀,乃為‘近攻計’。這“近攻計”的具體步驟是先統一天山北路之衛拉特蒙古諸部,進而出兵天山南路,統治回疆,以確立準噶爾在天山南北廣大地區的有效統治。
然而噶爾丹這一場率兵打敗車臣的戰爭,令噶爾丹的叔父覺得,噶爾丹就是一個威脅。
噶爾丹如今已經有了軍功,隻怕是更加的在意汗位。所以,噶爾丹的叔父覺得自己不能放任噶爾丹成長。
“按理說,噶爾丹你作為僧格的胞弟是有資格繼承汗位的。隻是如今,你剛回到部族不久,很多情況還是不熟悉的。”
一臉的我是為了你好,所以你應該感恩戴德的表情,噶爾丹沒有想到自己的叔父居然是倚老賣老。
“叔父為了侄兒著想,侄兒自然是很高興的。隻不過,叔父侄兒雖然不了解如今的準噶爾。但是侄兒卻還是一個族人,作為氏族的一員難道也沒有機會。”
噶爾丹不吃這一套,所以對於叔父說所的話,沒有半點同意的意思。
“再說了,本來作為哥哥的弟弟,我就應該接手汗位,不是麼。”噶爾丹本來就是在出兵前,就已經想好了。借著戰爭的機會,給自己樹立無上的威嚴。
結果,如今到好,自己的叔父不但是想要奪取自己的權利,還要將自己趕盡殺絕。“你不過就是戰勝了一個車臣罷了,難道你以為在這裏就有你的容身之處。”
眼見著噶爾丹是油鹽不進,作為叔父的也失去耐性了。這眼看噶爾丹不願意屈服,便覺得勸說不行那就武力好了。
“既然你認為叔父是害了你,那麼你就好自為之吧。”說完之後,叔父就怒氣衝衝的走了。
“將軍,是不是要我等準備一番。”看著噶爾丹在叔父走後的沉思,也知道這叔侄兩人如今是鬧翻了。作為部下的,自然是要跟著自己的首長。
“罷了,這件事不必。但是,還是要在暗中提防著。”
噶爾丹有心想要在滇緬禍亂,以及蜀秦之變之中,想要獲取漁人之利。隻是奈何,偏偏就是這個時候自己還沒有得到汗位。
噶爾丹以為自己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得到自己想要的。隻不過,結果最後表明,不盡然。
康熙十二年,噶爾丹借口其從兄弟巴噶班第,與自己的兄長僧格有隙。所以噶爾丹覺得,自己兄長之死其實是與從兄有關係的。
所以噶爾丹發兵討伐巴噶班第及其父楚琥爾烏巴什,這是噶爾丹想要在挫敗了其他人之後,為自己掌權找到的完美借口。
但奈何出師不利,噶爾丹兵敗受挫,兵敗後的噶爾丹被追殺。這個時候,噶爾丹不得不求助於,以前支援自己的人。
比如,與吐蕃一樣,支持自己的鄂齊爾圖。噶爾丹求庇於鄂齊爾圖車臣汗,本來鄂齊爾圖當初,支援噶爾丹就是為了使準噶爾內亂。
隻有這樣,鄂齊爾圖才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所以這一次,噶爾丹向鄂齊爾圖求救後,作為自己的一個旗子。這個時候噶爾丹還不是死的時間。所以,鄂齊爾圖汗答應庇護噶爾丹。
但是在鄂齊爾圖汗的部族,因為噶爾丹是一個喪家之犬,所以噶爾丹總是會被嘲笑奚落。
噶爾丹最初還能夠忍受,但是久而久之,麵對這樣的奚落刁難。噶爾丹到底還是天之驕子,忍受不了這些嘲諷。
不久,噶爾丹又與鄂齊爾圖車臣汗反目為仇。既然是反目成仇了,自然噶爾丹不能呆在鄂齊爾圖的地盤上。
至於兩個人反目成仇的原因,無非就是因噶爾丹不能忍受屈辱。而這些屈辱似乎算是,鄂齊爾圖汗授意為之。
所以噶爾丹一忍再忍之後,發現原來對於自己不友好的,居然就是鄂齊爾圖之後,更受受不了。“嗬,你居然是連這點刁難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