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兩兩不相幹。‘噶爾丹,我滅族之仇不共戴天,今日以你兵敗為籌碼,換的我全族人的死後安寧。’
‘從今以後,你與我氏族之仇,解。恩怨兩清,便做為陌路之人吧。至於兒子,你也不必惦念了,左右你的兒子不少。’
噶爾丹滿心的希望,如今所得的卻是一腔的背叛。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看見最後的來信,噶爾丹心中氣血翻滾。‘果真不愧是我看上的女人,有血性也夠狠心。’
抑製住心中的酸楚噶爾丹如今,已經明白了,為何自己的大軍會如此沒有還手的能力。原來,自己被枕邊人所算計。
果真是丟了夫人又賠兵,如今連帶兒子都沒有了。
噶爾丹帶著最後的幾百人,從甘州方向而去。如今已經沒有回旋的餘地,兩個人之間夾著血海深仇。噶爾丹也不會天真的以為,雙方都背叛彼此後,還能夠和平的相處。
從甘州往伊犁的路上,噶爾丹回想著自己的一生,除了戎馬生涯,還是戎馬生涯。對於如今這個滿意的妻子,也還是以屠殺的方式得到的。
這一切因果,是自己種下的,噶爾丹也不會丟棄之後。還要裝作沒有發生過,最好的就是兩不相見,以後各自安好吧。
是生也好,是死也罷,不要再見。
不願意在兒女情長上花費時間,所以噶爾丹很快的就拋開了心中的那一點難受。
噶爾丹是夜晚趕路,白天休息。如此的晝伏夜出,倒是逃過了甘州一帶的清兵的追擊。
“阿娘,阿爹離開了。”作為噶爾丹的第五子,阿娘又是與自己的阿爹之間有著血海深仇。自小吉川就被自己的阿娘教育,與噶爾丹不要親近。
雖然沒有被灌輸要報仇雪恨的思想,但是對於自己的兒子,隱娘還是很約束的。但作為一個渴望父親的孩子,吉川怎麼能夠真的做到對自己的父親,沒有一點孺慕之情?
“阿娘,我們今後應該怎麼辦。”對於自己的阿娘,吉川已經看明白了。今後與自己的父親,兩個人真的是一刀兩斷了。
“走吧,往北邊去吧。在草原上,難道還沒有容身之處麼。”
看著自己的兒子如今已經十五了,在準噶爾的生活如今總算是結束了。隱娘以為,自己無論如何應該是開心的。
噶爾丹今日的落魄,全部都是拜自己所賜。可是看見噶爾丹不再有以往的意氣風發之後,隱娘知道自己心中沒有大仇得報的暢快。
自己的兒子思念父親,可是孩子的父親與自己有殺父之仇。這樣的血海深仇,又如何能夠忘懷。
……
噶爾丹兵敗窮蹙,準備回到伊犁,收拾部隊往科布多而去。卻沒有想到在伊犁的,是自己的侄子。
這個對自己一場痛恨的侄子,“叔父,如今我也不會對你趕盡殺絕。但是這伊犁城你卻沒有資格再入,除了伊犁其餘地方隨叔父你。”
噶爾丹沒有預料到,今後自己會有無所歸處的一日。可就算是心中不願意接受,現實就是現實。看了看自己身後,追隨自己的殘部不過千人。
或者是受傷了,或者這些人都是羸弱不堪,清點兵馬之後才發現。如今留下的親隨,內部異常混亂。
當初噶爾丹為了牽製各方勢力,最後所將一些人大亂安插。給自己探聽消息,如今卻成為了人心不齊的原因。
沒有一個孩子留在自己身邊,噶爾丹如今也不知道自己在伊犁的妻兒,究竟被自己的侄子如何處置了。
再說如今,“首領,我以為如今應該從伊犁取道,回到科布多。在科布多,還有最少五萬人,我們還能夠東山再起。”
噶爾丹不到一千人的殘部,一方麵是灰心喪氣的不願意再與大清作戰的。而另一麵是那些,越戰越勇的人,想要噶爾丹從新再來。
“好了,天已經晚了。不要再爭執了。”噶爾丹此時已經不想去分辨,自己的部下現在是何居心。噶爾丹隻想好好的睡一覺,然後再做打算。
“好了,我們回科布多吧。”噶爾丹最後回科布多的決定,成為了其最後的決定。缺少兵馬錢財。噶爾丹繞道伊犁城,就耗費了兩個月。
等過了伊犁城所在的轄區後,噶爾丹戰敗被自己的侄子驅趕的消息。早已經在西域流傳來,噶爾丹想要回到科布多已經不可能。
“風寒而死,想其剽悍一生。我以為會馬革裹屍,沒有想到最後居然是身首異鄉,卻是死在了風寒之上。”
一代梟雄的落寞,往往就是這樣的諷刺。隱娘以為,噶爾丹真的就是天神一般的人,就算是受到打擊,也還是挺過去。
卻不想最後這樣一個人,還是死在了病急上。
“如今我回答你的問題,我與你父親之間,隻有利用與算計。情愛,不適合我們。但是,你注定還是噶爾丹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