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哥,十一弟不會有事的。”胤祚養在僖嬪名下,與胤祺也不算親近。但如今胤褆與胤祉已經回京查看,留在軍中的也就隻有胤祐與胤祺。
都是兄弟,就算是不親。但十一阿哥胤禌,也是跟五阿哥是最緊密的。血緣上,到底還是要厚上一層。
“嗯,隻是覺得有些不適。十一的身體,還是不錯的。突然間聽見了這個消息,就覺得自己有些不適應。”
說起來,胤祺不覺得自己有多傷心。但,還是覺得世事無常。卻是宮中阿哥公主,死的不少。這些年情況已經不同以往,作為年長的阿哥胤祺以為,自己不會遇見這樣的事情。
“倒是令你擔心了,我無事。”胤祺拍了拍胤祚的肩。這是兄弟之間的默契,真的是不需要令人擔心。
“宜妃娘娘,十一阿哥,微臣無法。娘娘還是這些日子,就多於十一阿哥說說話吧。”作為皇帝跟前伺候,專門為帝後服務的何太醫。
就算是快馬加鞭的趕回了京師,也隻能斷定,十一阿哥沒有幾日好活的。“娘娘也不必懷疑,就算是白晉對於這頑疾,也是無法。”
宮中根本就沒有任何一個阿哥,有過這樣的一個先例。沒有先列就沒有診斷的法子,就不能按照方子抓藥治病。
何太醫知道,這幾年從故去的孝莊文皇後,到先帝爺順治皇帝。再到當今皇帝,都覺得洋人的本事還是可靠地。
但如今的情況,十一阿哥的病症翻遍了《本草綱目》與《黃帝內經》都沒典籍有記載。
高燒不退,也並非是出天花的征兆。針灸也做了,火罐也用了。中醫能夠做的,太醫院的太醫都試了一遍。
除了讓內務府給十一阿哥安排後世,何太醫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夠做什麼。
“麻煩何太醫了,這份恩情本宮記下了。”折騰了這麼十多天,宜妃自己也精力耗盡受不了。
病情就這樣的反反複複,一直比不上胤禟強壯的胤禌,現在更加比以前瘦上三分。“母妃,兒臣如今也享受了常人沒有得到的富貴。”
“真的夠了,隻是兒臣不能在母妃跟前盡孝了。”在病床上,胤禌一臉平靜。若是有人直視胤禌的雙眼,就能夠看出來,對於生死依舊還是恐懼。
隻不過,胤禌自己隱藏的很好。
“你想要吃些什麼?母妃給你做好不好。”如今,宜妃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夠為自己的兒子做些什麼。
“母妃不用了,兒臣用些平日裏禦膳房準備的東西即可。怎可令母妃勞累,這是為人子不該做的。”
一直在上書房讀書,對於儒家的孝義忠順,胤禌學習的透徹。
“九哥與母妃之間有誤解,本不是我這個小輩應該插手的。隻是,胤禌如今隻想看著母妃與九哥能夠和解。”
一家人,就像以往一樣的。雖然,在宮中談一家人,是件奢侈的事情。
“我與你九哥,無事。隻是你九哥鬧別扭而已,你好好休息。皇上與你五哥,就在路上了。”
不知道皇帝會不會來乾西六所,宜妃卻還是想給胤禌一個念頭。
“妹妹節哀順變,十一阿哥為人孝順,也不想妹妹你悲傷。”奎醜七月二十五未時,宜妃所出十一阿哥胤禌,病中逝世年十一。
皇帝回京,已經是七月三十。到底還是沒有趕上,令胤禌見皇阿瑪一麵。宜妃中年喪子,還是幼子受不住打擊,二十五日當天病倒。
內務府按照規矩,在八寶山,為十一阿哥選了一塊寶地入葬。
十一阿哥入葬寶地,宜妃自己的除了十一阿哥入葬當天,拖著病體送行之外。之後就沒有任何的舉動,一直在翊坤宮閉門謝客養病。
五阿哥的側福晉,如今身懷子嗣,宜妃也沒有心思多加照佛。倒是皇後,還需要令人關注幾個懷有身孕的兒媳與幾個阿哥的側福晉。
“主子,福晉生了個小阿哥。是個小阿哥,健健康康的。”延禧宮內,惠妃聽見覺羅氏生了一個阿哥,心中別提多高興了。
就在四月,五阿哥的側福晉劉佳氏,為五阿哥生下一子。是皇帝的第二個孫子,比大皇子與三皇子還要早一步。
四月的時候,宜妃抱上了孫子真的就在惠妃跟前,炫耀了好些時候。惠妃心中就這樣跟宜妃之間,杠上了。
當傳出消息,說覺羅氏懷有身孕後,惠妃心中是高興的。能夠有機會壓宜妃一頭,也是好的。
“小阿哥,好啊。如今本宮也是有嫡孫的人了,皇帝又添一個皇孫。”惠妃心中歡喜,一掃這些日子的陰霾。
“將三洗的東西,以及福晉坐月子的東西準備好。給福晉送過去,好好的仔細著。”這一次,惠妃在後宮也算是揚眉吐氣了。
“娘娘放心,奴才一定會好好的仔細著的。”作為翊坤宮的總管,也是宜妃身邊的心腹。若是這點事情都辦不好,也不需要得到宜妃的信任了。